-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新型教师称谓看教师身份的特征及其建构
从“新型”教师称谓看教师身份的特征及其建构
伍雪辉
摘 要:身份表明某一个体或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它既是结构性的又是建构性的。“新型”教师称谓层出不穷,它们概括、隐晦地表现了教师身份的各种特征。基于对各种“新型”教师称谓的整理、分析,我们发现教师身份具有无边界性与回归性、冲突性与整体性、间隙性与可能性、非延续性与建构性等多重特征。在文化、制度建构的基础上,教师身份的关键是“教师作为一个人”的专业生命历程中的自我身份建构。
关键词:称谓;身份;建构;个体
“身份”(identity,在我国文献中有时被译为“认同”)一词内涵较复杂,除了“相同”、“同一”(the same)之意,还涉及“确认”(identification)、“属性”(belongingness)之意。构成“identity”的主要词义是“整一性”、“个体性”、“个别性”、“独立存在”,或“一种确定的特性组合”。身份表明的是某一个体或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它既是结构性的又是建构性的。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身份”是较流行的话语。教师身份是教师对“我(们)是谁/他(们)是谁”“为什么我是现在这个样子”“我是否是一位专业教师”等问题的回答。对教师身份的描述,并非三言两语即可,但频繁出现的“新型”教师称谓却能集中、概括、隐晦地呈现教师身份的内涵与特征。本文力图通过对各种教师称谓的整理与分析,探讨教师身份的特征和教师身份的建构问题。
一、“新型”教师称谓概述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师的‘新称号’实在不少”,教师圈内热衷于“给教师加冕”。这些不断更新的称谓或表述,是对教师身份内涵、特征探讨的结果。笔者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对1980年以来标题涉及普通中小学“新型”教师称谓的近10万篇文章进行了粗略的整理与分析。
从类型划分看,这些称谓大致可分为四类(如上表所示):I类是明确的称渭,如人民教育家、模范教师等。这类称谓在“专业身份”与“荣誉称号”之间的边界相当模糊,人们更愿意接受这只是对教师的“荣誉称号”。Ⅱ类是偏正结构式称谓,又分为两类:教育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等称谓具有较强凝聚性特征,旨在获得教师价值、地位的确定性和排他性;而节目主持人型、章鱼型教师等采用“教师像……”的隐喻方式,突出了教师身份在联想意义上的开放性与启发性。Ⅲ类在教师的内在素养、实践活动等方面具有较强凝聚性特征,也是目前受关注程度较高的一类称谓。但视角差异较大,如有教师的研究与反思、成长与发展视角,也有师生关系的视角,还有教师职责复合功能等视角。Ⅳ类内涵较模糊,并没有明确体现教师实践活动的内涵和特点。其中生命型、现代型、素质型教师等称谓在表面陈述上有较强的时代性;潇洒型、激情型教师等称谓则是用某一种特征进行指代或比拟,因陈述具有较强的语言修饰性而显得生动、形象。
从时间跨越而言,Ⅱ中的A类和Ⅲ中的A、B类具有明显时代集中性:如专家型教师、研究型教师、智慧型教师等称谓,大部分在我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频繁出现,同时期我国开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专家型教师”为例,其表述高度集中了教师身份的专业性问题,同时期围绕教师的专业素养、专业地位、专业实践的改进等研究也趋之若鹜。另一方面,某些称谓则具有较强的历时跨越性:如“创新型(创造、求新)教师”从1984年至今都频繁出现。何为“创新型教师”,其素质、能力何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且涵盖了教师的研究与反思、成长与发展等诸多内容,充分展示了“创新”一词广阔的包容力,但无疑回避了教师身份随着社会发展与教育革新如何建构的核心问题。以“创新”统而笼之,必然在一定程度上会消解教师身份的专业特征及其内在凝聚性。又如“人民教育家”,这一称谓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多用于对陶行知、徐特立等生平事迹与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有杂志刊文建议国家增设“人民教育家”等荣誉称号,表彰奖励做出重大贡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见“人民教育家”的称谓作为一种荣誉称号的内涵非常明确,但其内涵似乎正从“过去式”走向“现在式”和“未来式”,正从顶礼膜拜的光环中走出来。这个时代需要教育家以重新恢复教育的活力。因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后,“教育家型教师”也受到高度关注。
从对应关系来看,这些称谓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延续性、层级性。但与其他称谓联系起来,不难发现有很多与之对应的称谓,且往往被看作“对立面”。例如新手型—熟手型(成熟型)—专家型、经验型(实力型)—准研究型—学者型(研究型、反思型)、任务型—效率型(效能型)、专制型—民主型、失败型—成功型、知识型—生命型等等。它们均以“新型”称谓在后,其“对立面”在前的形式出现。虽然有待商榷“新即是好”的定势,但也有助于消解二元对立、非此即彼带来的僵化,可以强调教师发展的“过渡”、“有序”的理念和方式,令教师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