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背诵默写百题复习
中考背诵默写复习
基础知识 背诵默写
[考点破译]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识记中国名言名句,是考点“文学常识及文学鉴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年中考试题中的重要内容。
2.对背诵默写的考查,主要是针对我国古代和现代那些名人及其著作、诗文中那些具有思想性、哲理性、艺术性,且语言简练,含义深刻的句子。每年中考都会出2——4个小题,采用默写填充的题型考查学生对中国名言名句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3.近几年关于这一部分的考查在内容和形式上在不断变化和更新,内容上主要以古代诗文为主,现代文逐渐淡出;在方式上主要有以下几种:
联句填充类,理解默写类,迁移运用类,综合积累类。
[典例选讲]
(一)联句填充
此种形式的默写重识记,重诗词,形式传统,目的明晰,简单高效,所以其运用仍然比较广泛。
例1.默写、填空
①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江南春》)
② 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_。(《出师表》)
③ 枯藤老树昏鸦,______。(《天净沙·秋思》)
④ ______,月有阴晴圆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这种联句填充题,它主要形式是根据上句联下句,根据下句写上句,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识记能力。在内容上,一般倾向于名句,特别在律诗里,比较注重对偶句,如颔联和颈联。
对现代文的默写一直是中考比较薄弱的地方,但并不是就是已经成为可以省去的一个环节,而且现代文的默写一般会以这一种形式出现,如黑龙江省2002年中考题:
按要求填充: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______;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故乡》)
这类题相对其它形式的题而言,难度会低一些,这与当今普遍呼吁的降低试卷难度的思想是一致的,只需识记即可得分。例如此处应填“这正如地上的路”。
类似的现代文有: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朱自清的《春》、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等都有要求背诵和默写的片段。
(二)理解默写
它逐渐避开简单机械,耗时低效的传统考查方式,把默写变成一种能力训练,一种知识考查。它促使学生转变自己的学习方法,改变自己的记忆方式,逐渐把重点向实实在在的内容转移,向知识点转移。
例2.根据要求写出诗文原句。
《出师表》中揭示先汉兴隆原因的语句是:______ 。[河北省2002年中考题]
例3.《春夜喜雨》中,描写想象景色的诗句是______。[山西省2002年中考题]
这是目前占主导地位的一种默写形式,主要是它紧跟课文,牢牢抓住了教师的教和学生学,所以针对性强,效果明显。复习要加强理解性记忆,而囫囵吞枣,粗枝大叶,死记硬背是大忌。如在上面例题2中诸葛亮给后主总结了先汉兴隆原因是“亲贤臣,远小人”,后汉之所以衰退是因为“亲小人,远贤臣”。只有深入理解了课文,加上牢固的记忆才能做出来。在例3中,我们由原诗题即可想到,诗人所写的实景必定是夜晚之景,而白天之景必是虚景,是想象之景,那么这两句诗就是“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三)迁移运用
这种考题形式新颖灵活,既在记诵,又有理解,更考查运用,可谓一题多能,充分发挥了题目的效能,就在于它对学生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运用能力进行了一个综合检验,这可能也是今后默写题的主要方向,所以要多多加以训练。
例4.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______面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大连。”(《〈论语〉六则》里的话)[江西省2002年中考题]
例5.欣逢母校百年校庆,一位海外归来的老学者回顾了母校的百年沧桑之后,又对满堂青年学子深情地说道:“______ ”(用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名句填写)[南京市2002年中考题]
这一类题,一般在所设置的情景里都隐藏着许多提示信息,切不可忽略,要认真揣摩。例4中的提示语就是“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感到很高兴。”前面已明确说明从孔子中的话中来选择,这很容易让我们想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这句话。而在例5中,对我们的提示似乎简明一些,但从老学者对青年学子的谆谆告诫中我们不难想到“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样的诗句。
(四)综合积累
此种形式的考查跳跃性强,知识跨度大,既有点的积累,又有面的扩展;既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既可以就内容,也可以就写法等来进行归类整理。这种考查方式,有利于我们学习时化零为整,更利于我们进行学术研究,研究其中的文化现象,对于开展研究性学习很有帮助。
例6.默写
“雨”是古代诗人笔下最常见的景物,如“渭城朝雨浥轻尘”,请再写两个含“雨”的诗句。[北京市东城区2002年中考题]
例7.大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