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伦理学思想史
伦理的性和理智德性有哪些重要的区别
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就是人在实现它特有的活动上所表现的优点,人特有的实现活动即是人的实践的生命活动。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的第二卷的第一话就是:德性分为两类,一类是理智德性;另一类是伦理德性。
理智德性主要是通过教导来形成和培养的,这种德性当让是需要时间和经验的;
伦理德性恰好相反,它是从习惯中产生的,他举例说石头的本性是向下,没有什么习惯能够把它变为向上运动,同样你也不能使火苗想下窜,说明伦理的性源自习惯,因此既非自然而然,也非反自然。
伦理德性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性质:
1、伦理德性尤其关注活动的性质,它既生成于活动又毁灭于活动,能够进行的好的而且是合乎理性的活动会使他生成,反之如果按不同的方式进行下去,德性获得也会毁灭;
2、伦理德性是强调行动的,一个人只知道什么是德性是不够的,而且一个人也不是懂得什么是德性之后再去做德行的事,相反,一个人是通过行正义之事而成为正义之人,通过做节制的事而成为节制的人,做勇敢的事而成为勇敢的人;
3、德性是同快乐和痛苦,并且尤其同快乐相关,而且快乐可能会毁了德性,追求快乐的欲望从小就伴随着我们,我们很难从感情上消除;对于快乐,做的正确就是善良的,错误就是邪恶的;
4、伦理德性不仅在于行为具有某种性质,而且要出于某种心的状态。在这点上,
德性与技艺是不同的,技艺关注的是对象的性质,在于它的对象上;而德性不仅要一个人知道他要做什么,并且出于意愿地、因其自身之故出于一种确定的品质而选择它。
理智德性具有的几个特征:、
人的德性划分就同他对灵魂的划分一样,他把灵魂划分为有理性的一部分和没有理性的部分,这两个部分有不同的活动;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第六卷就提出了理智德性是灵魂中有理性部分的德性。它不仅区分了灵魂是有理性和无理性部分,还对有理性的那部分作进一步区分,那就是一部分是用来洞见那些其本因不可改变的存在者;另一部分是用来洞见那些可变的存在者。这两部分,前者只能是靠”认知“得来,后者只能是凭借“推理”而得来,也就是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区别。
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一个形象比喻就是健康和治疗的关系。健康是目的本身,治疗是恢复健康的手段;健康是主导者,治疗是实行者,健康支配治疗,同时健康不发布命令,治疗是为了健康而发布号令的。
亚氏的中道理论是在伦理理性这个层面来展开的,就像她的幸福观一样,幸福就是活得好和品行好,也就是告诉我们怎样才能活得好,怎样才能做得好的问题。之所说这是从伦理理性层面谈起得话,是因为这都是具体的,但是他也承认这些具体的活动也是存在着某种不变的原理和原则可以追溯的。其中一个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原理就是中道理论,既不要过度也不要不及,应该努力达到适中。 为了说明中道这个概念,他举了勇敢、慷慨、愤怒、真诚、惬意、义愤等好几个
例子的中道,在感情和实践事务上都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品质,过度、不及和中道。适度是德行的特点,过度和不及是恶德特点。还有一点就是有些德行的行为不存在过度和不及,它本身就是恶的;同时他还从更高的角度出发说德性也是一种极端。
如何契合和达到中道呢?也就说我们怎样性情和行为上才能实现自己的德性,幸福和善之所以难得就是因为他不是每个人都很容易做到的。中道也是一样,这种几乎完美的状态也是难以实现的,但并不代表我们不可以接近他,俩恶相权择其轻,这就是最佳方式。
其次,考察我们自身通常被自然本性所驱使而倾心的那些方向,不同人有不同的方向,给我们带来自然的偏好,感受我们自身的痛苦和快乐,我们就必须努力的把自己拉回到相反的方向。因为要达到中道就必须矫正自己的方向;
最后,就是我们应该警惕那些最能招致快乐的事情,因为我们对于快乐不是最公正的裁决者,虽然我们有些时候偏向过度这一边,有时偏向不及这面,但其目的还是为了契合和达到中道。
亚氏的三种不同性质的友爱:快乐的友爱、有用的友爱和完善的友爱。
因有用之故而爱,这不是因另一个人本身的品质而爱,而是因为能从对方那里某种好处而爱的;相同的原理,基于快乐之故的友爱不是因为它本身的品质能够被爱,而是想从对方那里得到快乐;因有用之故而形成的友爱,人们是爱自己的,因为他们是为自己欲求某种好处,而在因快乐之故而生友爱这里也是一样的,因为他们为自己欲求快乐。这两种情况都不是因友爱自身而生其友爱,而是因为
对方有用或能够带来快乐而生友爱。
因此,因快乐之故和有用之故的友爱是偶然发生的,因为一旦朋友有所变动,这两种友爱就会随他们的改变而变化;老年人基于经验是追求实用的,青年人反而是以快乐为目标的。
完善的友爱是这样的:他不是因为上面两者的原因而生成,而是因朋友本身之故而愿望他好的友爱这才是完善意义上的友爱,因为他们对对方的友爱不是出于偶然因素,而是出于每个人都爱对方的品质。这种友爱是持久的,不容易消失的,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