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通志第二期编纂业务培训班讲稿地方志书的编纂原则1.DOC

——浙江通志第二期编纂业务培训班讲稿地方志书的编纂原则1.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浙江通志第二期编纂业务培训班讲稿地方志书的编纂原则1

——《浙江通志》第二期编纂业务培训班讲稿 地方志书的编纂原则 (2012年5月21日) 省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主任、研究员 潘捷军 地方志书的三大编纂原则,是地方志编纂工作的基本问题。真正认识这些问题的实质并把握好其相互间的辩证关系,是编好志书的基础和关键。 众所周知,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传统文化形式。在地方志发展史上,志书的性质曾先后有“一方全史说”、“历史地理类著作说”、“百科全书说”等各种说法,而且始终众说纷纭,未成共识。这也影响了对志书本质特征的认识定位。而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的颁布,使地方志“资料文献说”的性质终成定论。这也得以使我们以《条例》为准绳,来重新审视、分析和定位方志的本质特征。 那么,如何认识地方志的本质特征?《条例》开宗明义作了明确规定:地方志是全面、客观、系统地记述特定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颁发的《地方志书质量规定》“第三章(体例)”“第八条”又明确要求:横排门类,纵述史实,述而不论,是志书编纂必须“坚持”的基本“志体”。而我认为,这三点又恰恰与《条例》的“全面”、“客观”、“系统”要求相对应。这不是一种巧合,而是体现了两者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因此,“全面”地“横排门类”,“客观”地“述而不论”,“系统”地“纵述史实”, 既是地方志的本质特征,也是编纂实践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全面”地“横排门类”——地方志编纂的重要前提 (一)“全面”是对“横排门类”等方志编纂历史传统的继承。 规范性志书的首要特征便是“横排门类”、“横不缺项”。一部完整的地方志书(特别是省、市、县三级“通志”等区域性志书),一般会涉及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种门类、各个方面。有时一部县志便有数百万字规模,省志往往有数千万字甚至上亿字之巨。可谓纵横古今,包罗万象。清代有人下过结论:“志也者,志之天文,志之地理,志人事之成败,志世数之沿革,下及一民、一物、一草木、昆虫、鸟兽、鱼鳖,纤细必志。” 可见其涉及范围之广、记述事物之细的程度。浙江现存最早的官修省志嘉靖《浙江通志》曾将其宗旨明示为:“括方千百里之地,上下千百年之事,有不可胜载者,必博采约收,征辞广义”。这种记述对象的广泛性和覆盖面,充分展示了地方志记述历史的全面性特征。 1992年,我省启动了《浙江省志丛书》的编纂工作,由省直各有关部门编纂,省方志办进行业务指导。承编单位普遍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到目前为止,共出版了64种约8000万字。《丛书》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全省各行业的发展状况,保存了大量重要的资料,不少志书堪称精品佳志。但按志书“横排门类”的要求看总量不齐(如经济部类只有20多卷,而这次通志计划编纂40多卷),总量不齐的只能是“部门志”而不是“通志”。 因此,门类齐备是一部规范性志书特别是区域性通志须遵循的首要因素。还要指出的是,不仅在《浙江通志》全志宏观位置上重要门类不能缺项,不能随意取消。而且在具体一卷的编纂过程中,同样也有这个问题,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即属同一层次的门类,哪怕历史短暂,资料短缺,也不能轻易合并或“降格”。否则就不能 “全面”反映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和现实全貌,而不符合“全面”性要求的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志书。 如“教育卷”中“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内容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等内容。 (二)“全面”是比传统方法更为科学辩证的修志原则。 如果把《条例》的“全面”性要求仅仅理解为是一种简单的编纂方法还不够。因为“全面”并不意味着不加选择的面面俱到,更不能仅凭编纂者的主观意图甚至个人偏好随意处置。例如,在编纂过程中,有的行业、部门可能会以横排门类、横不缺项为由,要求将本行业的工作情况甚至本单位的具体事务也作“升格”处理。其实,与降格一样,是否需要升格,关键看是否符合“事以类聚”、“类为一志”的基本要求。如果不属一“类”,哪怕历史悠久,史料丰富,也不能轻易“升格”。否则可能会使全志门类杂乱,篇幅冗长,各行业比重不相称,结构不协调,进而影响全志的比例关系和总体水平。显然,这种做法同样也不符合“全面”性要求。 这就需要编纂者特别是总体设计者,应以高屋建瓴的视野统揽全志,以严谨缜密的思路谋篇布局,以科学规范的方法编排取舍。通过统筹兼顾,合理平衡,使全志“整体布局合理,结构严谨,归属得当,层次分明,排列有序。类目的升格或降格,使用适当。”从而既能体现横排门类、横不缺项的要求,又能以合适的篇幅反映区域(或系统、行业)发展全貌和历史变迁全过程,这才是《条例》“全面”原则的本质要求。如果在这个问题上把握不好,或因缺门缺项失之过窄,或因杂乱罗列失之过宽,两者都有悖于“全面”性原则,实际上都会步入“片面”化的误区。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