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婚丧礼俗中的异族文化成分谈礼俗之融合与转化.PDF

从婚丧礼俗中的异族文化成分谈礼俗之融合与转化.PDF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婚丧礼俗中的异族文化成分谈礼俗之融合与转化

從婚喪禮俗中的異族文化成分談禮俗之融合與轉化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葉國良 提要 民族之融合乃人類演化進程之重要事件,然其意義尚非血統之交融,而在文 化之融合與轉化之上。此種融合與轉化,乃促使文化愈形豐富之最重要因素。故 觀察此民族與彼民族接觸後 ,在政治制度、禮俗乃至文學、藝術等面向之融合和 轉化 ,無疑為文化研究之重要課題 。 漢族與異族之接觸 ,自古有之。西晉末年 ,五胡入華 ,此後政權與文化呈現 多元狀態。蓋經各民族血統與文化長期之融合,實為漢族注入新活力,故唐朝建 立文明昌盛且聲名遠播之帝國,而宋朝亦經著名學者稱許為文化最燦爛之朝代 。 以此一觀點立論 ,唐宋文化實包含眾多異族文化之因子 。 上述事實 ,學者曾自各種角度多方論述 ,包括政治制度、文學、藝術、神話 等 。筆者近年則較關心歷代禮俗中異族文化之成分 ,尤其該成分影響及於後世 者。本文擬以婚喪禮俗之演進史為著眼點,舉例考察其中異族文化之成分,以說 明外來禮俗如何在土融合與轉化而豐富中華文化之內涵。 本文之寫作,僅挑選唐宋婚俗中「就婦家成禮」、「障車下婿」、「百子帳」、「坐 鞍」、「催妝」、「婿騎馬繞婦車三匝」、「卻扇」、「戲弄女婿」以及南北朝時期喪禮 中做「七七」、「百日」等雜有異族文化之儀節 ,引重要之資料 ,作必要之陳述 , 而將重點置於融合與轉化之過程或方式之觀察,並討論觀察所得是否能夠豐富中 華文化之內涵 。 關鍵詞 :禮俗融合 、禮俗轉化 、唐宋婚俗 、南北朝喪禮 、異族文化 1 從婚喪禮俗中的異族文化成分談禮俗之融合與轉化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葉國良 一、前言 民族之融合乃人類演化進程之重要事件,然其意義尚非血統之交融,而在文 化之融合與轉化之上。此種融合與轉化,乃促使文化愈形豐富最重要之因素。故 觀察此民族與彼民族接觸後 ,在政治制度、禮俗乃至文學、藝術等面向之融合和 轉化 ,無疑為文化研究之重要課題 。 漢族與異族之接觸 ,自古有之。西晉末年 ,五胡入華 ,此後政權與文化呈現 多元狀態。以漢族言 ,固嘗稱之為 「五胡亂華」,然經各民族血統與文化長期之 融合,實為漢族注入新活力,故唐朝可繼漢朝之後再度建立文明昌盛且聲名遠播 之帝國,而宋朝亦經著名學者王國維、陳寅恪等稱許為文化最燦爛之朝代。以此 一觀點立論 ,唐宋文化實包含眾多異族文化之因子 。 上述事實 ,學者曾自各種角度多方論述 ,包括政治制度、文學、神話、工藝 等。筆者近年則較關心歷代禮俗中異族文化之成分,尤其該成分影響普及於後世 者。蓋漢族本東亞強勢民族,基於驕傲之本位主義心理,以及視禮樂制度為聖人 制定之觀念,自來不願正視或討論此一禮俗融合與轉化之現象,故此一主題儘管 已有若干成績 ,而可繼續研究之空間尚不少也 。 本文擬以婚喪禮俗之演進史為著眼點,選擇南北朝及唐宋時期為範圍,考察 其禮俗中異族文化之成分,以說明外來禮俗如何在中土融合與轉化而豐富中華文 化之內涵。選擇此一範圍之理由,乃因南北朝時民族大融合已有一段時間 ,至唐 宋則告一個段落 ,此前則各民族正在接觸 ,雖有若干融合之現象 ,但資料零星 , 轉化之程度亦不甚明顯,而宋代以後之婚喪禮俗又大致已經定型,故此一時期最 能說明禮俗融合與轉化之現象 。 1 專門研究唐宋婚姻禮俗之著作 ,較完整者有呂敦華 《唐代婚禮研究》及彭 2 利芸 《宋代婚俗研究》 ,二書對具體儀節之說明頗為詳細 ,關於異族婚俗之影 響亦略有涉及,但因主題及斷代討論之限制,對本文關心之融合與轉化缺乏完整 3 及深入之論述 。馬之驌 《中國的婚俗》成書較早 ,其上篇對個別習俗之演變雖 1 呂敦華:《唐代婚禮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年,葉國良指導)。 2 彭利芸 :《宋代婚俗研究》(臺北 :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988 年)。按 :此書原係臺灣師 範大學國文所碩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