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敖汉新出土坐姿人形陶像的性质-中国考古.PDF

关于敖汉新出土坐姿人形陶像的性质-中国考古.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敖汉新出土坐姿人形陶像的性质-中国考古

关于敖汉新出土坐姿人形陶像的性质 田广林 2012年夏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 蒙古第一工作队与内蒙古敖汉旗博物馆在赤峰市 敖汉旗兴隆沟遗址第二地点红山文化晚期环壕聚 落的房址居住面上,抢救性发掘出土一尊陶质整 身人形造像。此像通高55厘米,头戴冠帽、盘腿坐 姿(图1)。有关专家认为,这是同期相类发现中 形体最完整、形象最生动、表情最丰富的人像, 因此引起了考古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同年8月20 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敖汉旗委、旗政 府组织有关专家通过新华网新闻直播形式,进行了 专题座谈。与会学者围绕这尊陶像的年代、出土位 置、性质及所具有的重要学术价值等问题进行了广 泛讨论。其中,关于此像的性质,成为人们最为关 心的焦点问题。笔者有幸加参了这次座谈会,发言 中提出此像的性质是供奉在中霤之中的家主,既家 〔1〕 族保护神的认识 。但限于特定场合,当时未能 图1 敖汉兴隆沟第二地点陶塑人像 展开论证。这里拟在全面搜集整理已经发现的红山 文化人形坐姿造像基础上,就其性质及相关问题进 行再讨论。 一 红山文化坐姿人像种类 坐的基本原理是以臀部着地来支撑全身重量。 红山文化遗存人形坐姿造像的发现,似乎可以追溯 到196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 对于赤峰西水泉遗址的发掘。该遗址曾出土一件头 〔2〕 图2 赤峰西水泉红山文化陶塑女性半身像 部残缺的小型泥质褐陶女性造像(图2) ,参 作者:田广林,辽宁师范大学考古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 辽海文明史。 大连市黄河路850号,116029。 41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关于敖汉新出土坐姿人形陶像的性质 24期 1 2 图3 东山嘴陶塑人坐像局部 2 1 图4 牛河梁第1地点泥塑人手残块 加发掘的刘晋祥先生在《简报》中称之曰“半身”像,细审图片,实则坐姿。此后半个 世纪以来,在辽西各地陆续发现的石雕、泥塑、陶塑以及线刻等各种形式的红山文化人 形坐姿造像已有十数例,大体情况如下。 1.屈腿盘坐 红山文化时期的人形盘腿坐像,早在敖汉陶像出土之前,在辽宁喀左东山嘴祭坛遗 址和牛河梁女神庙遗址,都曾有过发现,只是未能引起学术界应有的重视。 东山嘴的发现为盘腿坐姿陶塑,1982年出土于红山文化大型祭坛遗址南部的圆形神 坛周围,且不止一件。其中之一发现于圆形神坛东南侧红山文化堆积层中,为同一个体 的上身和下身残块(图3-1、2)。关于其体态姿势,原《简报》的描述是:“为盘腿正 坐式,右腿搭在左腿上,左足及足趾裸露,右足已残缺。下身的底部平,满饰席纹。” 此外,据同《简报》,在同一圆形神坛附近,“还发现其它有同样姿态的上下身残块”, 〔3〕 其中之一为腰部佩系绳索状腰带的人体残块 。由此可知,东山嘴祭坛附近出土的中型 陶塑盘坐人像,其数量至少在2尊以上。 牛河梁盘腿坐姿人像1983年发现于编号为ⅠJ1的“女神庙”遗址。据发掘《简 报》 ,女神庙室内堆积大量人形和动物形造像,均为泥塑。已经出土的人形造像均为头、 肩、臂、乳、手、腿等残块,至少分属五、六个个体,其中包括在主室西侧北壁附近出 〔4〕 土的相当于真人大小的泥塑玉睛女神头像 。另据发掘者孙守道、郭大顺先生披露,当 年曾在打破“女神庙”的自然冲沟中采集到与女神头像不属同一个体的大腿和小腿残块 若干,“从大腿和小腿部分的弯曲形状分析,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