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组织的推动-国立高雄大学.PPT

  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型组织的推动-国立高雄大学

學習型組織的推動 盧昆宏 國立高雄大學 亞太工商管理學系 教授 3.深層學習 深層學習是就更深層的價值觀、理念、原則去作重新的檢視思考,從最根本的價值觀念的調整改變,來影響行為模式的思維,以詮釋其處理外在適宜的規則。亦即組織能以過去的經驗作為整體的學習之基礎,並且進一步地整合既有的學習成果。 以因應組織所面臨變動不羈的外在環境與各種不確定性的挑戰,進而提升組織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組織致力於深層學習時,成員較能掌握學習的精義,而且面臨組織內外的挑戰時,也較能妥善因應。雙環學習與深層學習有學者稱為「創新式學習」。 3.2 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的關係 學習型組織是發展出自於組織學習,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之間的關係,必有一個聯結機制作為基礎,因此「視組織為一個學習系統」正是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的聯結機制,在此一聯結機制之下,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的關係有三: 1.組織學習是學習型組織的先決條件。 2.在學習型組織中仍須繼續進行組織學習。 3.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二者具有生生不息 的循環關係。 表1 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比較分析 4.學習型組織強調的是整個組織進行的學習。 4.組織學習強調的是個人在組織中的學習。 3.強調科技的發展和文化的轉型,帶來快速變遷的步伐,同時也強化了全面的競爭。 3.強調穩定的結構和組織學習是科層組織適應、發展和改變之道。 2.以大型企業組織為焦點,係基於回應變遷之需要興起;在科技一日千里、經濟日益成長及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之下,隨即帶動學習型組織的發展。 2.以科層組織為焦點,以了解組織的更新改革與變遷。(包括公共部門、軍隊等) 1.屬動態的觀點,強調變革與創新。 1.屬靜態的觀點,強調結構與穩定。 學習型組織 組織學習 Marquardt(1996)提出系統性學習型組織模型,將學習型組織中重要的構面以及特性歸納到五個子系統中,五個子系統互相關聯並且相互支持;學習型組織中的核心子系統就是學習,其他四個子系統目的在加強並擴展學習的品質與效果。 肆、學習型組織的模型 圖2.1 Marquardt 提出系統性學習型組織模型 資料來源:Marquardt,M.(1996),Building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A system approach to Quantum Improvement and Global Success. New York:McGraw-Hill. 知識分享意願 現在由於資訊科技的進步,組織可以有系統地對知識流通、創造、儲存、擴散進行管理,並累積成為組織的資產。知識管理能力不但可使企業快速反應市場,作出應變,同時一併解決因人員離職而知識遺漏的問題。企業唯有利用資訊科技整合知識管理,才能持續維持企業的競爭優勢。 因為,市場領導者創新的產品、服務、價格、品質,最終將因競爭對手的模仿而無差異化。因此唯有累積眾多知識資產,並進行知識管理的公司,才能夠不斷的自我超越,提供更好的品質、創意與效率(Davenport Prusak,1998)。 知識管理最大的難題就在知識分享,同時也是組織衡量知識管理或組織學習績效最主要的一項要素。知識從創造到移轉始終離不開「人」。實施知識管理是否成功的關鍵,就在於組織內成員願不願意分享其知識。即使企業建構良好的知識擴散系統,若內部員工不願意分享個人的知識,系統將無法充分發揮功能。 『資訊生態學』一書指出,成功地探討企業內資訊、知識與環境生態的關係,並且確認組織中的「人」,才是資訊與知識創造分享成敗的重點,而並非一昧地強調資訊科技的重要性(Davenport Prusak,1998)。 (一)教學觀點的知識分享 根據Senge(1998)的觀點,知識分享是協助他人學習,而相對於學習者是「施教」,因此「知識分享」為一體兩面的活動過程。對知識擁有者而言,即是「教」的概念;對知識需求者而言,即是「學」的概念。 Hendriks(1999)指出:知識分享是一種溝通的過程,當組織內成員在向他人學習知識時就是在分享他人的知識。知識接受者必須經歷重建(reconstruction)的過程,將所接收到的知識加以組合與理解。所以知識接收者必須具有基礎的知識才有能力去學習並接收新知識,進行分享知識。 從教學觀點來看,知識分享發生主要包含兩主體: 1.知識擁有者: 知識擁有者必須有意願以說明、寫作與行為或其他方式,對他人進行知識的傳輸。 2.知識需求者: 知識需求者必須有能力以模仿、傾聽、閱讀等方式認知並理解知識擁有者所傳遞的知識內涵。 (二)知識庫系統觀點的知識分享 運用知識庫系統與資訊科技,具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