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 社会影响.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7节 社会影响

第七节 社会影响 社会影响是指在他人的作用下,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 社会影响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包括从众、服从、依从、暗示、模仿、感染、时尚与流行、社会促进与社会惰化等。 第一单元 从众 一、从众的概念 从众是指个人受群体压力的影响,在知觉、判断、信仰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现象。 压力可以使真实存在的,也可以是臆想的; 压力可以使个体意识到的也可以是个体意识不到的; 从众虽不符合个体的本意,但是自愿行为。 群体压力和从众行为 “阿希三垂线”实验(Asch,1951) A B C X 实验结果 (l)大约 1/4到 1/3由被试者保持了独 立性,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 (2)大约有15%的被试者在12次回答中有9次从众,占75%。 (3)所有被试者平均从众行为的比例为 35%。 二、从众的功能 从众有助于形成群体的一致行为,有助于实现群体目标。 从众的实质是通过群体来影响和改变个人的观念和行为。 从众心理倾向于形成“舆论一致”,这种压力容易迫使人“人云亦云”,窒息成员的独创精神。 三、从众的类型 (一)真从众 指不仅在外显行为上与群体保持一致,内心的看法也认同于群体的。 (二)权宜从众 指个人虽然在行为上保持了与群体的一致,但内心却怀疑群体的选择是错误的,只是迫于群体的压力,暂时在行为上保持与群体的一致。 (三)反从众 不从众的情况有二类。一类是表里不一致的假不从众,也叫反从众,即内心倾向虽与群体一致,但由于某种特殊需要,行动上不能表现出与群体的一致。另一类是表里一致的真不从众,即内心观点与群体不一致,行动上也不从众。 四、从众产生的原因 (一)寻求行为参照 (二)避免对偏离的恐惧 (三)群体凝聚力 五、影响从众的因素 (一)群体因素 1、群体成员的一致性 2、群体吸引力强 3、群体规模 (二)个体人格因素 1、自信心 2、自我评价 (三)情境的明确性 (四)其他因素:性别、智力 一、社会助长 社会助长也称社会促进,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结伴效应 观众效应 第二单元 社会促进与社会懈怠 二、社会干扰 社会干扰也称社会抑制,指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造成了行为效率的下降。 他人在场 动机水平 提高 优势反应 增强 促进熟练 工作成绩 劣势反应 减弱 抑制非熟练 工作成绩 三、有时反应强化说 ——对社会助长与社会干扰的解释 扎荣克(R. B. Zajonc)认为,在有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一个人的动机水平将会提高,因此他的优势反应能够轻易地表现出来,而较弱的反应则会受到抑制。 一、模仿 (一)模仿的含义? 模仿是在没有外在压力的条件下,个体受他人的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与他人相同或相似的现象。 其特点是: (1)自愿性。模仿的社会刺激是非控制性的,自愿的,有时是无意识的。 (2)相似性。模仿者的举止近似于被模仿的榜样。 第三单元 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 (二)模仿的意义 1、模仿是学习的基础; 2、适应作用; 3、促进群体的形成 (三)模仿的发展 模仿随个体的发展而发展。 趋势为: 无以模仿—有意模仿; 游戏模仿—生活实践模仿; 外部特征模仿—内部实质内容模仿 (三)模仿的理论 1、本能论   亚里士多德认为 “模仿是人的一种自然倾向”,是人的本能之一。达尔文认为模仿不仅是人的本能,也是大多数高等动物的本能。20世纪初,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和英国心理学麦独孤等人都把模仿看成是一种先天的倾向。 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最早对模仿进行研究。1890年出版了《模仿律》一书。在塔尔德看来,模仿是社会发展和社会存在的基本原则,由于模仿的结果而产生了群体的规范和价值。模仿是社会进步的根源,这种进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个人的创造,即发明;另一方面是社会的同化即模仿。在社会生活中,发明不断地涌现,大家纷纷仿效,以便这些发明和发现进入社会结构之中。在《模仿律》一书中,塔德为模仿制定了这样三条定律: (1)下降律,即下层阶级具有“模仿上层阶级的倾向”; (2)几何级数律,即在没有干扰的理想状态下,模仿行为将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如谣言、时尚; (3)先内后外律,即个体对本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与选择一般总是优先于外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 这一观点最初以米勒和多拉德为代表,他们以“强化理论”来说明人类模仿行为的产生。60年代以后,班杜拉结合人类的认知过程来研究人类的模仿行为,认为和人类的许多其他行为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