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透过文物看阳春历史
阳江悠阳旅游网 收藏/整理
国际博物馆日,我们一起走进阳春博物馆——
透过文物看历史
今天是第37 个国际博物馆日,我们带读者一起走进阳春博物馆。
阳春博物馆创建于1981 年,是阳江地区建馆最早的博物馆,几经搬迁后,最终“落户”
于阳春市中心广场。
与一些大馆相比,阳春博物馆看起来显然“不入流”,但里面却有不少珍贵文物,值得
一看。据介绍,该馆馆藏文物近万件,涵盖了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清代末期,其中二级文物
34 件,三级文物369 件。
经历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五分钱门票、后来的一块钱门票收费后,2009 年,阳春博
物馆成为全国第一批免费开放的博物馆之一。如今,阳春博物馆已越来越渗透至当地人的生
活当中,馆长湛敏华介绍,今年大年初一,就有2000 多人涌进了博物馆,平时节假日,也
有不少人前来参观。
今天,我们特地通过文字、图片,来展示该馆的部分精品文物,带读者透过文物看一段
历史。
铜鼓
出土时间:1979 年;出土地点:马水镇石菉村;年代:东汉;级别:二级
博物馆原馆长柯圣梧介绍,这面铜鼓是1979 年4 月份从马水镇石菉村蟹地出土的,该铜
鼓直径达118 厘米,是阳春境内出土的最大的铜鼓。当时,该村一名村妇正在蟹地开荒,意
外发现了铜,但她并不知道是文物,就用锄头敲碎了铜片准备拿去卖。赶来的村干部及时阻
止了她,并上报了阳春文化馆。待文化馆的人赶到,附近的村民合力挖出了这面铜鼓。
经省文物专家鉴定,这面铜鼓是东汉时期北流型铜鼓。鼓面上有8 道弦纹,称晕圈纹,
构成晕圈,就像一轮光芒四射的太阳。在鼓面边沿,还铸造有六只青蛙,按相同距离呈顺时
针排列。柯圣梧解释,当时的人们认为青蛙是他们的保护神,能呼风唤雨,克敌制胜,给人
们带来幸福、吉祥。
除了这面铜鼓,阳春市还先后在马水、潭水、八甲、河口、水宁等镇,出土了6 个铜鼓。
柯圣梧说,铜鼓是古代少数民族在战争击鼓传递信息的命令,也是权力的象征。
铁屎迳钱范
征集时间:1979 年;采集地点:石望镇铁屎迳村;年代:南汉;级别:二级
形似薄薄的小形方砖,上面凿有圆圈圈,分两行排列,圆圈上面印有隐约的字迹:“乾
亨重宝”,是篆体字„„展柜内,一块块残缺不齐的小方砖,将年代拉回至1000 多年前的
南汉。
柯圣梧介绍,这些小方砖叫“钱范”,是南汉王朝用来铸造铅钱的。钱范上的字迹“乾
亨重宝”中的“乾亨”,是当时南汉帝王的年号。《十国春秋》记载:刘龚为帝时曾“铸造
乾亨重宝钱”,因国用不足,又铸铅钱,十当铜钱一。
这些珍贵的钱范,曾被当地村民作为磨刀石。1982 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柯圣
梧和其他几名队员到了当时的石望乡。在镇上的一家理发店剃头时,他发现理发师的磨刀石
有点不一样。理发师告诉柯圣梧,那是古代的钱模,来自于铁屎迳村。赶到铁屎迳村,柯圣
梧他们又以2 至10 元不等的价格,从村民手中搜集到了28 块钱范,其中3 块是完整的。
就这样,石望镇的铁屎迳铸钱遗址逐渐浮出了水面。当年底,省博物馆派出考古队来到
了铁屎迳。考古队员试掘了3 个探方,共15平方米。在探方中又发现了3 件残缺的石钱范
和一些与钱范共存的遗物。省博考古专家断定,铁屎迳村就是刘龚王朝于乾亨二年(公元
918 年)以后铸造铅币的所在地。
2011 年3 月,铁屎迳村侧一口旱水塘中,村民用钩机深挖水塘时发现了大量 “乾亨重
宝”铅钱,有1900 多个,重15 斤左右。这批铅钱在深土中埋藏了1100 多年,上面的文字
依然清晰,保存完好。
百子千孙骨罂
出土时间:1982 年;出土地点:春湾山角村;年代:明代 ;级别:三级
展厅里,还放着一个很特别的陶瓷罐子,上面有墨汁的笔迹和图画,整体为粗线条风格,
虽不精致,却也别有一番韵味。底部描着一朵莲花,莲花倒是对称,托起了“百子千孙,万
代富贵”八个字。
这个骨罂出土于春湾山角村。柯圣梧讲到,上世纪80 年代,正值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
1982 年的某天,小组成员来到山脚,在山脚边上的一个小山洞里,意外发现有一个罐子,
它并没有埋在地下,而是放在山洞里。小组的人往里面一看,竟有一些小骨头,并混杂着一
些泥土。1944 年,经专家鉴定,这个罐子是明代时期的骨罂,鉴定后评为三级文物。
柯圣梧告诉我们,在三山村,他们还发现了另外一个骨罂,和这个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