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沾化凹陷罗家鼻状构造油气运移富集规律研究
JOU RN A L O F CH EN GDU U N IV ER S IT Y O F T ECHN OL O GY
2000 年 4 月
A p r. 2000
[ 文章编号 1005 29539 (2000) 0220111205
Ξ
沾化凹陷罗家鼻状构造油气运移富集规律研究
刘家铎1
田景春1
琦2
李
(1. 成都理工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 610059; 2. 胜利石油管理局河口采油厂)
[ 摘要 ] 近岸水下扇储集砂体是中国陆相含油气盆地碎屑岩储集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在对
沾化凹陷罗家鼻状构造沙四上段沉积微相、生油岩条件和生储盖组合综合研究基础上, 详细论 述了稠油的形成机制, 总结了该区油气运移和富集规律。 通过对沙四上段储层的综合评价, 指
出了区内下一步有利勘探目标。
[ 关键词 ] 沾化凹陷, 近岸水下扇, 生储盖组合, 油气富集规律
[ 分类号 ] T E 122. 1
[ 文献标识码 ] A
发育阶段 (沙三段—东营组沉积时期) 和最终定型阶
段 (新近系—第四纪沉积时期)。
地理位置与区域构造背景
罗家地区地处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罗镇南侧, 构造上位于济阳坳陷北部沾化凹陷南斜坡。 研究区 南起陈家庄凸起北坡, 北至渤南凹陷的南界断层, 西 起罗 西 断 裂 带, 东 至 罗 东 断 裂 带, 面 积 约 300 km 2 ( 图 1)。 沾化凹陷为一轴向北东北断南超的箕状凹 陷, 经历了燕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等多次构造运动 的影响, 在罗家地区形成了向北倾没的大型鼻状构 造—— 罗家鼻状构造。
罗家鼻状构造的形成及演化经历了三个阶段,
即早期形成阶段 (沙河街组四段沉积时期) , 继承性
1
2
罗家鼻状构造生储盖组合
罗家鼻状构造在沙四上段主要沉积了一套水下
扇砂砾岩体。 沾化凹陷古近系 (下第三系) 地层发育
多套生油岩层系, 沙四段地层位于多套生油岩之间,
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关系。
2. 1 生油岩特征
研究区西、北、东三面分别被四扣洼陷、渤南洼 陷和三合村洼陷所包围, 具有丰富的油源条件。北部
的渤南洼陷是一个发育时间长、沉积厚度大、有机质
丰度高、母质类型好的第三系生油洼陷, 生油岩厚度 可达 800~ 1200 m , 主要生油岩为沙四上段、沙三段 和沙一段的暗色泥岩和油页岩沉积。
沾化凹陷沙四上段沉积时期为干热气候条件下 水体盐度较高的半封闭—封闭泻湖环境。 生油岩厚
50~ 250 m , 有机碳含 量 1. 8%~ 1. 9% , 氯 仿 沥 青 “A ”0. 12%~ 0. 34% , 干酪根类型为l|I 、| 1 型。沙三
段是渤南洼陷湖盆发育的鼎盛时期, 气候温暖潮湿,
生物繁盛, 发育了大套湖相暗色泥岩、油页岩沉积, 生油岩厚 300~ 500 m , 有机碳含量 2%~ 4% , 氯仿 沥青“A ”0. 5%~ 0. 8% , 干酪根类型以l|I 型为主, 是 本区的主力生油层。 沙一段沉积时盆地断陷活动又 开始加强, 沉积了深—半深湖及浅湖相的油页岩、油 泥岩和暗色泥岩, 生油岩厚 100~ 300 m , 有机碳 4%
图 1 研究区地理位置和构造图
F ig. 1 T h e geo g rap h ica l lo ca t io n and th e st ruc tu ra l m ap
Ξ [ 收稿日期 ] 2000201220
[ 作者简介 ] 刘家铎 (1949- ) , 男,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沉积学专业, 含油气盆地分析和储层地质学研究方向.
现。沙三段的大套湖相暗色泥岩、油页岩沉积覆盖于
表 1 研究区古近系 (下第三系) 主要生油岩系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T h e o rgan ic geo ch em ica l ch a rac te r ist ic s o f th e Eo gene
so u rce2ro ck s in s tu dy a rea
沙四上部砂砾岩之上, 成为较好的区域性盖层, 对油
气的封盖能力较强, 油气保存条件好。
2. 3 生储盖组合
研究区的生储盖层较为发育。 生油层位置居中
(沙四段上部生油岩)、居上 (沙三段生油岩) , 储油层 居中, 盖层居上, 形成自生自储和他生自储油藏。
这套组合的生油层为沙三段和沙四段, 储油层 为沙四段上部砂砾岩体, 盖层为沙三段泥岩。沙四段 上部的砂砾岩储集层向北插入湖相的膏泥岩中, 储 层或圈闭直接与生油岩接触, 甚至被生油岩所包围, 在上覆沙三段泥岩的盖层条件下, 成为沙四段油层
的最佳储集层位。 沙三段生油岩是全区最优质的烃 源岩, 生烃能力极强, 部分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交管12123学法减分题库附含参考答案(真题版) .pdf VIP
- 2025年新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之小说情节知识梳理.pdf VIP
- 义务教育版(2024)七年级全一册信息科技 第4课 数据分包灵活传 课件.pptx VIP
-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教案.docx VIP
-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PPT专题党课.pptx VIP
- 妇产科课件—早期妊娠手术流产围术期女性生育力保护中国专家共识.pptx
- 《步步惊“芯”——软核处理器内部设计分析》.pdf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5.古人谈读书》PPT优秀课件.pptx VIP
- 个人意识形态履责情况报告.docx VIP
- 中班健康课件《指甲长长了》.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