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情结近代社的文化资源以宁波旅沪同乡组织为例.PDF

乡土情结近代社的文化资源以宁波旅沪同乡组织为例.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乡土情结近代社的文化资源以宁波旅沪同乡组织为例

鄉土情結:近代社會的文化資源 ──以寧波旅滬同鄉組織為例 ⊙ 李 瑊 寧波移民是上海移民社會中一個不容忽視的優勢移民集團,人數眾多,影響且鉅。早在 上海開埠前,寧波鄉人就在滬上建立了兼具地緣、業緣雙重性質的四明公所。上海開埠 後,寧波人又陸續創設了寧波旅滬同鄉會、鎮海旅滬同鄉會、三北同鄉會等不同級層、 不同規模的同鄉組織,成為客寓滬地的寧波移民適應上海社會、參與上海地方建設和社 會整合的核心機構和動力凝聚中心。 上海四明公所和寧波旅滬同鄉會是旅滬寧波人在上海獲得相當發展的結果,也是上海各 同鄉團體中的佼佼者。頗富經商歷史和經驗的寧波人在上海的活動早已有之。乾嘉時 期,甬商在滬經營範圍已包括漁鹽、豆類、雜糧、藥材、糖類等。出於聯絡桑梓情誼, 互幫互助的目的,嘉慶二年(1797),旅滬寧波商人錢隨、費元圭等在同鄉中發起一文 善願,旅滬鄉人日輸一錢,在北門外二十五保四圖買地三十多畝,次年建成寄柩殯舍, 嘉慶八年(1803)建成正殿,祭奉關帝,「額其門曰『四明公所』」1 (四明是寧波的別 稱),其宗旨是「聯鄉誼而安旅櫬」,是代表旅滬寧波人利益的組織。 寧波人的新型同鄉組織──寧波旅滬同鄉會則是在二十世紀初年當上海城市化進程加 速,中國社會「合群結社」思潮的影響下應運而生的。1909年,慈溪人洪寶齋集同鄉數 十人,在漢口路創建「四明旅滬同鄉會」,不久洪離滬,會務因此中斷。甬人施嵋青深 感惋惜,決意重振此組織,遂奔走於旅滬同鄉之間,最終聯合錢達之、謝蘅 、朱葆 三、孫梅堂、陳韻泉、陳蓉館等人捐資復興,於1910年正式改名為寧波旅滬同鄉會,設 事務所於福州路22號。1911年2月,寧波旅滬同鄉會在四明公所召開成立大會,公推沈仲 禮為會長,虞洽卿、朱葆三為副會長。寧波旅滬同鄉會的創立,標誌著旅滬寧波人的發 展進入了一個新時期。 同鄉組織:寧波移民個體的精神支持系統 寧波人在上海廣泛建立的四明公所、寧波同鄉會等同鄉組織是幫助遷滬的鄉人盡快適應 上海社會的最佳場所。從一定程度上說,這些同鄉團體是其在異域重現「熟地」的一種 「情感替代物」。與所有中國人一樣,寧波移民的「家園」意識相當濃厚、執著。從文 化人類學的意義上說,家是一個由血緣和姻緣合成的親和的情感集團。在以農耕文化為 主要社會經濟特徵、家族為本位、血緣地緣合一的中國社會裡,戀家戀土是中國人最明 顯的性格特徵之一,家鄉成為每個人發展的基地和背景,「家,是每個中國人的一 切。」2 中國的農耕文化又導致了地緣群體的產生,使「地緣不過是血緣的投影」3 ,因 而同鄉關係常常與家族關係網絡相交結,但往往又超越家族關係,重組成一個龐大的利 害一致和忠誠不渝的體系。「家鄉」深植在每個中國人的潛意識中,成為其體認外界的 「原型」,亦是表達和體現中國文化的獨特與寶貴的財富。「窮家難捨,熟地難離」使 人們在迫不得已流寓他鄉的情況下,也要在異域建立同鄉會館,以此作為緩解心中失落 感的一種補償。富有「鄉土情結」的寧波人更是如此,「寧波人所到之處,必有集合其 同鄉,組織一幫或一會社,以謀互助發展」4 。其僅在上海就建立了四明公所、定海會館 善長公所、寧波旅滬同鄉會、鎮海旅滬同鄉會、奉化旅滬同鄉會、象山旅滬同鄉會、三 北同鄉會、金塘旅滬同鄉會5等團體。這些不同層級、不同規模的同鄉組織,皆以「增進 同鄉福利」為己任,既滿足了鄉人在客地寄託鄉情的需求,也使其能依恃團體的幫助, 盡快消除「身在異鄉為異客」的陌生感,完成在他鄉異地的適應過程。 寧波旅滬同鄉組織也是寧波移民精神會聚的場所和歸宿。不論四明公所還是寧波旅滬同 鄉會,俱為其原籍文化的集中體現地。在同鄉組織中,人們可以操鄉音,敘鄉情,觀鄉 戲,食鄉味,循鄉俗,對於旅居異鄉者來說,這裡是故鄉與客地再好不過的「過渡地 帶」,也是他們緩解初至陌生地方而產生的緊張壓力、學習摹仿新的生活方式的區域。 不僅如此,同鄉組織還通過對鄉土神的祭拜來聊寄鄉情,凝聚同鄉。每逢年節,四明

文档评论(0)

jyf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5323523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