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时代·近畿域·特殊群体.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变革时代·近畿域·特殊群体

变革时代·近畿地域·特殊群体 清初三朝直隶旗人群体浅探 张建 [摘要] 清朝入关后在直隶建立庄屯,不仅出于财政需要,也暗藏政治动机。直隶旗人群体构成 复杂,其中投充人口存在“一丁遮百户”的现象,使直隶的旗民界线极其模糊。由于旗制与地方行政 体制的不协调,从顺治到雍正的近百年内,始终在制度调整中震荡。雍正改革后,直隶旗人的构成较 之从前有了较大区别,管理制度也有调整,部分体现了“满洲之道”。 [关键词] 清朝;直隶;旗人 前言 清入关后,在近畿五百里内出现了独特的旗人群体。这一群体分散居住于各县庄屯,在 政治、经济、法律上占有优势地位,是研究清代乃至民国初期直隶地域史的学者难以回避的 题目1 。然而长期以来,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是畿辅旗地而非旗人。尽管在21 世纪初,以韦庆 远先生为代表的部分学者已开始运用《庄头谱册》等档案史料,将研究重心由旗地和租佃关 系向旗人转移2 。但由于直隶旗人群体构成较为复杂,对该群体的研究仍嫌薄弱。在目前华 北地域社会史研究大热的背景下,显得很不协调。 笔者于 2007 年开始在常建华师的指导下,本着基层社会视角,以顺天、保定府属各县 方志和雍正朝的满、汉文朱批奏折为基本史料,对这一群体进行初步研究,并撰成《从方志 看清代直隶地区旗人社会之演进》一文。后于 2009 年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中心举办的国际 学术会议上得蒙定宜庄前辈点拨,收获颇多3 。之后,综合了两位先生的意见,继续深入研 究该课题。 以往对旗人的研究,基本上脱不开政治制度史的研究方法。但在欧立德(Mark C. Elliott ) 利用社会学和人类学理论解析史料,撰成《满洲之道:八旗与清代的民族认同》一书后,为 八旗研究打开了一条全新的途径4 。正是在该书的影响下,笔者试图解构清初直隶旗人的构 5 成,探讨在这个八旗组织中比较边缘化的部分里,“八旗认同”和“满洲认同”是否等同 , 并试着从族群角度去判断与这一群体相关的政策变化原因。另外,笔者尊重书中对“汉化” 的观点,即用“汉化”(Sinicization)来形容满洲人的“涵化”(acculturation )是将文化的趋 1 已有近代史学者对民国直隶的旗地走向、晚清宪政改革对直隶旗人的影响予以关注,但对直隶旗人群体 的形成未作考述。参徐建平:《清末直隶八旗改制研究》,《满族研究》2006 年第 2 期,39-44 页;王立群: 《民国时期河北旗地的管理(1912-1934)》,河北大学2006 年硕士毕业论文;同氏:《民国时期河北旗地变 革研究》,首都师范大学 2009 年博士毕业论文。 2 韦庆远:《〈庄头家谱〉与清代对旗地的管理》,《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 年第 2 期,30-42 页。另, 目前学术界在运用家谱册等档案史料,研究内务府人丁方面最具权威性的著作有两部,其一是定宜庄、郭 松义、李中清、康文林著《辽东移民中的旗人社会历史文献、人口统计与田野调查》,但研究对象是盛京 内务府三旗。另一部是赖惠敏先生利用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内务府全宗,撰成《天潢贵胄:清皇族的阶层结 构与经济生活》,但着力点并不在直隶旗人群体。 3 关于此次会议概况,参常建华:《“断裂与延续:金元以来的华北社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民 俗研究》2009 年第 3 期,269-272 页。 4 本书汉译名不一,孙静女士译为《满洲之道:八旗与晚期中华帝国的族群认同》,孙卫国先生则译为《满 洲之道:八旗制度与清代的民族认同》,并指出“ethnic identity ”若译为“族群认同”不足以表达原文准确 含义,应译为“民族认同”。笔者认为“late imperial China ”应径译为清朝。另,欧立德先生并不只是将八 旗视为一种制度,故笔者赞同孙女士此处的翻译。综合权衡之后,笔者采用《满洲之道:八旗与清代的民 族认同》这个译名。参孙静:《欧立德著〈满洲之道:八旗与晚期中华帝国的族群认同〉》,《历史研究》2005 年第 2 期,188-189 页;孙卫国:《满洲之道与满族化的清史读欧立德教授的〈满洲之道:八旗制度与清 代的民族认同

文档评论(0)

jyf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5323523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