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三阶层的定罪逻辑及其背后的理论梳理-北大法宝.PDF

三阶层的定罪逻辑及其背后的理论梳理-北大法宝.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三阶层的定罪逻辑及其背后的理论梳理-北大法宝

三阶层的定罪逻辑及其背后的理论梳理 —— 基于对一份德国判决书的解读 蓝 娴 * 犯罪论体系是刑法知识的主轴,主要是关于犯罪成立条件的体系化知识。刑法中 虽然规定了犯罪概念,揭示了犯罪的形式特征,从而为司法机关认定犯罪提供了一定 标准,但是犯罪概念本身还比较抽象,无法为法官提供定罪的明确标准。因此犯罪概 念还必须转化为犯罪论体系,从而使法官能按照犯罪论体系的逻辑框架来认定犯 罪。〔1〕因此犯罪论体系是一种定罪的思维方法和操作规程。德国的犯罪论体系虽然 经过了古典的犯罪论体系、新古典的犯罪论体系、目的主义的犯罪论体系以及目的理 性的犯罪论体系这四个阶段的发展〔2 〕,但是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有责性的三阶 层犯罪论体系仍然是处于通说的地位,为考察犯罪提供了基本的逻辑框架,这是没有 根本变化的。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作为分析犯罪的基本工具,具有逻辑性和实用性, 德国学者自己的评价是:这一犯罪论体系“既符合思考、判断的逻辑性、经济性,又遵循 裁判中犯罪认定的具体过程。”〔3〕 本文主要通过对一份德国波恩法院关于一起故意杀人未遂案的判决书进行解 读〔4 〕,分析德国法官是如何运用三阶层犯罪论体系的思路来认定犯罪的。本文主要 结合德国刑法典中的相关规定全面挖掘了判决书中所展示的三阶层定罪逻辑,在此过 程中笔者对该份判决书运用的三阶层犯罪论体系背后所体现的学说理论亦进行了简 要梳理,并在之后对这种三阶层逻辑框架定罪过程的特点和优势进行了评价。 * 作者系北京大学法学院2012级刑法学硕士研究生。 〔1 〕 参见陈兴良:《口授刑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 97 页。 〔2 〕 参见〔德〕克劳斯•罗克辛:《德国刑法学总论》(第 1 卷),王世洲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 121— 126页。 〔3〕〔日〕大塚仁:《刑法概说(总论)》,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 109页。 〔4 〕 判决书的内容详见〔德〕布伦等:《德国波恩州法院关于一起故意杀人未遂案的判决书》,冯军译,载冯 军主编:《比较刑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43— 54页。 北大法律信息网  北大法宝 一、三阶层的定罪逻辑考察 德国的犯罪论体系经过了四个阶段的发展,而在当代德国占主导地位的犯罪论体 系,则是组合了新古典和目的主义的犯罪论体系。新古典与目的论的结合体系,是接 受目的论体系的基本结论,但放弃存在论的立场,重新以新康德的价值哲学为指导而 形成的犯罪论体系。正如罗克辛所归纳的那样现代的理论性论述有时还与新古典 方案的犯罪构造相联系,但是,它们也部分地追随目的性行为理论。大多数作者都努 力寻求一种组合,以便‘结合目的性主义为我们提供的新的推动力量,以及那种先前发 生的、由价值和目的思想确定的、在我们学术发展阶段中已经取得的不可放弃的肯定 性成果’,也就是新古典的犯罪理论。 罗克辛指出,这种组合最通常的表现是接受 ”〔〕1 了目的性行为理论最重要的体系性结论,也就是把故意转移到主观性的行为构成之 中。并且这种组合对不法和罪责做出了这样的区分:即不法表明的是行为的(在可能 的情况下,包括结果的)无价值,而罪责表明的是“态度无价值”或者行为人对违法的行 为构成的实现所具有的“对此具有的能力”。因此不法和罪责之间的区分,通常是说不 法是对构成行为的无价值评价,而罪责是对行为人的无价值评价。 通过对这份判决书的解读,可以看出德国法官正是采用了上文所述的现代德国占 统治地位的组合新古典和目的主义的犯罪论体系,严谨地按照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 性与有责性的三阶层逻辑框架对案中的犯罪行为进行了细致的考察。该份判决书生 动地反映了德国法官如何娴熟地运用三阶层进行定罪的过程,以及三阶层的犯罪论体 系在德国司法实践中的实际运用情况。〔2 〕 ( 一)构成要件符合性 德国的构成要件经过了一个从客观到主观的发展过程。在古典的犯罪论体系中, 构成要件是纯客观的,而新古典的犯罪论体系发现了主观违法要素,但仍维持了构成 要件的客观性。目的主义的犯罪论体系则彻底完成了构成要件从客观向主观的转变, 将构成要件区分为了客观的构成要件和主观的构成要件。目的论者认为故意是一般 的主观构成要件要素,“目的行为论的目标是,以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