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省自考鲁迅作品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省自考鲁迅作品研究

引言 鲁迅的世界观即自然观,历史观前后期的不同。 鲁迅在前期即1927年前,在自然观上是一个唯物主义者,而在社会历史观上基本上是一个唯心主义者。后期即1927年后,由于事实的教训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逐步发展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鲁迅的文艺观前后期的不同。 鲁迅一贯强调文学与现实社会的密切联系,强调文艺的社会作用。他前期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主张,认为文学有改良人生,改良社会的作用,后来由“为人生”的文学发展为无产阶级文学,认为文学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一翼,文学应为解放全人类的理想而斗争。 鲁迅多样化的艺术方法。 从艺术方法看,早期接受了拜伦等“摩罗”派诗人的浪漫主义,后又接受了果戈理﹑显克微支的现实主义,乃至安特莱夫的“使象征印象主义与写实主义相调和”的思想。因此,表现在鲁迅的创作中,艺术方法是丰富多彩的。既有以现实主义为主的《呐喊》《彷徨》,又有以浪漫主义为主调的《故事新编》,还有充溢者象征主义色彩的《野草》。 矛盾﹑巴金对鲁迅的评价。 矛盾在《精神的食粮》一文中说:“鲁迅是思想家,同时也是艺术家。在现代中国,没有人能像他这样深刻的理解中国民族性,也没有人能像他这样受到中国人民的热爱与拥戴。”“他的小说和杂文,教育了现代中国无数的文艺青年。正在成长途上的文艺青年固然从鲁迅的文学遗产中得到教益。即使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长的即成作家,也正在鲁迅的文学遗产中继续得到教益。比他年轻16岁的我,不消说,是从他那里吸取了精神粮食。我常常想,每读一次鲁迅的作品,便欣然有得,再读,三读乃至数读以后,依然感到一次比一次有更多更大的收获。他的作品之所以经得起咀嚼。其唯一的原因是,就是因为他的作品的精深与博大,就是因为他既是思想家,又是艺术家。” 巴金在思想上和创作上受到鲁迅的影响也很大。他在《忆鲁迅先生》一文中说:“1925年8月,我第一次来北京考大学,住在河北沿一家同兴公寓。因生了病我没有走进考场,半个月中始终伴过我的就是一本《呐喊》。在这苦闷寂寞的公寓生活中,正是他的小说安慰了我这个失望孩子的心,我第一次感到了,相信了艺术的力量。几年中间,我一直没有离开过《呐喊》,带着它走过好些地方,后来我又得到了《彷徨》和散文诗集《野草》,更热爱的熟读着它们。我至今还能够背出《伤逝》中的几段文字。现在想到我曾经写过好几本小说的事,我就不得不感激这一个使我明白应该怎样驾驭文字的人。鲁迅先生原是一个普照一切的太阳。” 瞿秋白对鲁迅的评价。 瞿秋白在《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中所说:“鲁迅从进化论到阶级论,从绅士阶级的逆子贰臣进到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真正的友人,以至于战士。B、其次表现为鲁迅小说在艺术形式上对中国旧小说进行了全面革新,使“五四”开始的小说创作能以现代化的崭新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具体说: 1、鲁迅是中国现代化文学史上用白话文进行小说创作并获得巨大成就的第一人。 2、鲁迅小说采用“横断面”手法,截取生活的片断,来显示现实的面貌。不是传统小说从头道来的流水账式结构方式。 3、鲁迅小说突破了古代小说着重叙述故事情节的模式,强调人物性格的刻画。 4、突破了旧小说单一的线性叙事和全知全能视角,叙事方式和叙述角度多样化。 第二章 鲁迅小说创作的准备 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与好友徐寿裳探讨国民性问题。 他曾与好友徐寿裳探讨三个相互关联的问题:“1.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国民性)?2.中国民族中最缺乏的是什么?3.它的病根何在?” 《罗摩诗力说》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内容:1.鲁迅针对中国的现实和历史情况提出文艺家必须 “撄人心”的重大使命。 2.鲁迅认为文艺的性能与其它科学不同,它是以触动人的情感为其特征的。 3.文艺不仅以触动人的情感为特征,而且它同样能显示生活的规律、人生的真理。 4.鲁迅指出文艺是为人生的。 意义:1.1907年写的长篇文艺论文《罗摩诗力说》中,深刻地阐述了伟大的诗人(文艺家)、文艺作品对于一个国家、民族的重大作用。 2.介绍拜伦、雪莱等19世纪欧洲几个积极浪漫主义的诗人,赞扬他们“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革命精神和“不克厥适敌,战则不止”的顽强意志。提出他们的共同态度是“发为雄声,以起其国人之新生”,反映了反封建、反外族统治、要求民主解放的思想,强调了文艺在振奋人心的改造社会中的鼓舞力量。 3.提出封建思想是求自由求解放的严重思想障碍:“苟奴隶立其前,必衷悲而疾视,衷悲所以哀其不幸,疾视所以怒其不争。” 4.文章呼唤:“今索诸中国,为精神界之战士者安在?”表示热烈期待着在中国也能出现上述诗人一样的“精神界之战士”,以打破中国的萧条。 5. 同时期待在中国出现“第二次维新”,以改良当时由于黑暗统治所造成的落后于世界的状况。 鲁迅创作的知识准备。 1、鲁迅青少年时代酷爱读书,他曾自白:“少喜披览古说”。鲁迅写文章时,一些历史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