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春望》经典简洁版诗歌赏析
杜甫 * * 春望 他是谁? 他的诗多沉郁顿挫。 他的诗反映当时的现实,故被誉为“诗史”。 他是唐代最伟大现实主义的诗人。 后人尊称他为“诗圣”。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 写作背景1 公元755年至763年发生在唐朝的一次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的反叛。因叛乱是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所以历史上称这次叛乱为“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在战争中,人民群众特别是黄河中下游 人民遭到了空前的浩劫,北方经济受到很大破坏。“洛阳四面数百里州县,皆为丘墟”, “汝、郑等州,比屋荡尽,人悉以纸为衣”,出现了千里萧条,人烟断绝的惨景。社会阶级矛盾加深了。同时,唐朝中央的力量削弱了,各地出现了40多个大小军阀,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写作背景2 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诗人赴奉先(今陕西蒲城)探亲,未几,安禄山发动叛乱。次年五月,贼破潼关,诗人被迫北上避难。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诗人闻讯后前往投奔,不料中途为贼兵所俘,被押至长安;因他官卑职小,未被囚禁。第二年四月,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凤翔县。 诗歌欣赏 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诗人忧国忧民,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2.经典字词赏析 破 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抒发忧伤之情。深草木荒凉的凄凉景象,抒发了痛苦之情。 “挠”是细节描绘,反映了诗人无法排解的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 破、深、“挠”字炼得极好,试分析 其表达作用。 (1)赏析千古名句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3.名句赏析 战火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引人共鸣。 触景生情,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坠泪惊心。 (2)赏析千古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 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 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 无法梳髻插簪。含义:含蓄而深刻地 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