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台湾考古

第一章 考古與原住民社會 第一節 考古與史前史 本節學習要點 考古學的基本概念與相關問題。 透過考古認識史前臺灣。 臺灣史前時代分期與重要遺址。 漢人來臺以前的臺灣面貌與特色。 ◆何謂考古? 原理: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概念: (1)遺跡與遺物 (2)遺址 (3)文化層位 ◆史前文化基本知識 史前與歷史的分劃標準及其局限性。 分期的標準及其意義。 新舊石器時代的比較。 新石器時代的特徵。 考古所見史前文化的發展趨勢。 ◆臺灣的歷史與考古 文獻所見臺灣的記載及其問題。 透過考古認識「四百年史」以前的臺灣之重要。 史前臺灣與南島語族的關係。 臺灣地理環境概說。 ◆史前臺灣概說 分期:臺灣史前史主要分成三大階段:舊石器晚期、新石器(分作早期、中期、晚期)與金屬器時代。各階段的時間斷限約如下:舊石器晚期約在距今五萬年前以後,新石器時代約始自距今七千年前左右,金屬器時代約始自二千多年前左右。 分布:主要遺址的分布概況。 特色:舊石器晚期文化遺跡較少、且不完整,故研究成果較少。新石器早期全臺廣布大坌坑文化。大坌坑文化之後,臺灣史前文化呈現多元化的地域分布。新石器時代文化可能是南島民族的祖先遺跡,即今日臺灣土著民族的祖先。 ◆舊石器時代(一)—長濱文化 遺址出土地點:臺東縣長濱鄉八仙洞。 文化層位時間:約距今五萬至三萬年前。 文化分布區域:臺灣東部、恆春半島海岸地帶。 出土人工器物:以不加修整的原始礫石石片器最多。 主要生產方式:採集、狩獵、漁撈。 文化圈關係:從石器類型來看,可能與華南、東南亞的石片文化有直接的聯繫。 重要性:為目前在臺灣所發現的最古老文化,此文化一直持續到五千年前才消失。 ◆舊石器時代(二)—左鎮人 左鎮人是目前所知最早在臺灣出現的人類之一,因其化石是在臺南縣左鎮鄉的菜寮溪所發現的,所以學者將其稱之為「左鎮人」。 左鎮人是屬於舊石器時代晚期的現代人種,其頭骨化石經測定,推測約有二萬至三萬年之久。說明了至遲在距今二萬至三萬年以前,臺灣島上就已經開始有人類居住。臺灣最早的史前文化──「長濱文化」,可能就是左鎮人的文化。 長濱文化是臺灣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代表性文化,因此,左鎮人可能也是使用石片器、礫石器和骨角器、以漁獵維生的舊石器時代人類。不過,也有學者認為其可能更接近住在丘陵臺地地區的網形文化人。 ◆新石器早期—大坌坑文化 遺址出土地點:臺北縣八里鄉大坌坑。 文化層位時間:約在距今七千至四千七百年之間。 文化分布區域:臺灣北部海岸、臺北盆地、西南海岸、東部海岸、澎湖群島等。 出土人工器物:除礫石砍器外,已有磨製石器、骨角器、貝器的使用,並有暗紅色、深褐色的原始粗糙陶器,故大坌坑文化又被稱作粗繩紋陶文化。 主要生產方式:其生活環境主要可能是河邊、湖邊或海邊的臺階地,已有種植根莖類植物的原始農業出現,但生產方式仍以採集、狩獵、漁撈為主。 文化圈關係:(1)大坌坑文化與早期的長濱文化有部分重疊期,其間關係尚不明朗,但有學者以為二者可能並無承繼關係,而多數學者認為大坌坑文化可能屬於外地移入的新文化,故此文化擁有者可能是乘船至臺,可能正是臺灣土著民族的祖先,或者進一步說是南島民族的祖先。(2)此外,大坌坑文化與東亞大陸東南沿海,尤其是中國福建閩江口以南到雷州半島附近的中國閩粵沿海的若干繩紋陶文化相當類似,在當時二者可能屬於同一文化圈。而此一文化圈與中國仰韶、大汶口、馬家濱、河姆渡諸文化約略同時,彼此之間可能有若干互動關係。 ◆新石器中晚期(一)—繩紋紅陶文化 以牛罵頭、牛稠子、墾丁等文化為代表。 遺址出土地點:臺中縣清水鎮、臺南縣仁德鄉、屏東縣恆春鎮。 文化層位時間:距今約五千至四千年前。 文化分布區域:廣泛分布在臺灣的沿海地帶,但若干河谷地帶也有發現,此文化是臺灣各類史前文化中,在地域上分布最廣的一支。 出土人工器物:石器種類繁多,製造方式有打製與磨製。陶器的特徵,就材質言,質地多含沙與細泥,就紋飾言,以繩紋陶最多。另外有大量的網墜、箭鏃等農耕漁獵用具。 主要生產方式:狩獵、漁撈仍占重要地位,但稻米、小米等種子植物可能已是當時的重要作物,表示農業也逐漸占有重要地位。 文化圈關係:此一類型的文化共同特徵為細繩紋陶,由此可知這些文化可能是在大坌坑文化晚期之基礎上逐漸演化而來的地方性文化。但此類型文化出土的陶器,器形較大坌坑文化來得多樣,石器也較複雜。 ◆新石器中晚期(二)—圓山文化 遺址出土地點:臺北市圓山、臺北市植物園。 文化層位時間:前期(圓山期)距今約四千五百至二千七百年前左右;後期(植物園期)距今約二千七百年至二千年左右,此時已進入新石器晚期。 文化分布區域:除圓山外,在新店溪、淡水河以及基隆河之河岸臺階地,或臺北盆地周圍的山丘上,均曾發現此文化遺址。 出土人工器物:石器種類繁多,以磨製大剷、平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