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一中2015-016-1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doc

天津一中2015-016-1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津一中2015-016-1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天津一中2015-2016 -1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咀嚼/细嚼慢咽 乘机/乘风破浪 逐渐/流水渐渐 露面/风餐露宿 B.弹压/弹无虚发 伺候/伺机而动 恫吓/杀鸡吓猴 属意/终成眷属 C.狭隘/溢于言表 歼灭/阡陌交通 辍学/低声啜泣 谄媚/陷害忠良 D.罢黜/相形见绌 捐献/狷介之士 皈依/阪上走丸 棱角/绫罗绸缎 2.下列词语中选项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亲和力?? 形同陌路?? 文学精典?? ?B.?? 侯机楼?? 脍炙人口?? 收官之战 ?C.?? 水蒸气?? 囊萤映雪??? ?D.追溯??? 开源截流??? 3.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莫言在中国文坛上虽非________,但其文学才华和艺术创造力令人瞩目。他的小说创作以乡土气息和农民本位为主线,塑造了余占鳌、上官氏、西门闹等率情任性的农民形象。小说《丰乳肥臀》,运用________的艺术概括力,通过上官鲁氏这个母亲的遭遇,把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女性所遭受的苦难和母亲的伟大与宽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纯以文学水平而言,莫言获奖________。 A.出类拔萃  不同凡响  实至名归 B.出类拔萃  出神入化  名副其实 C.鹤立鸡群  出神入化  名副其实 D.鹤立鸡群  不同凡响  实至名归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此项“清洁城市”行动,重点针对“门前三包”落实不力、占道经营屡治屡弹、工地管理不规范、渣土车泼洒污染严重、车辆乱停乱放、不文明行为屡禁不止开展整治。 B.中国能否偿还高速发展带来的环境负债?今后如何形成力度更大、可操作性更强的防治措施?今年的全国两会一定不会忽视这个问题。 C.中华文化的发展需要交流互鉴,对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我们应该采取开放包容的态度,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互学互鉴、相亲相习。 D.据悉,围绕先行先试、稳妥推进的原则,上海、浙江将于今年率先开展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5.下列诗句中符合“心心相通”的意思的一项是:( ) 当人们谈到“ 心”的时候,总是自然产生一种“心心相通”的感觉,即使讨论别人的“心”的时候,其口吻就像一种“设身处地”的类似于“主体”的角度在说话。像“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这个“心”,就有这种感觉,这首诗中杜甫好像和几百年前的孔明获得了一种跨朝代的“通感”,仿佛在直接感受孔明那种“良苦用心”。 A.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B.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C. 东风忽起重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D.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春黛镜中心。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 “万物一齐”与“物之不齐” 李智福 ①庄子与孟子同是战国中期人,同为思想巨擘,他们对“物之齐否”持两种完全相反的态度。庄子提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万物一齐,孰短孰长”的观点,孟子则针锋相对地提出“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命题。形式上,“万物一齐”与“物之不齐”是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二者歧见之大,归本于哲人对世道人生不同的关怀方式和迥异的观照态度。 ②庄子不是将万物强定为一尊,而是以承认“万物之不齐”为前提的,这种“齐”意味着承认一切存在皆有合法性、合理性。章太炎说:“齐其不齐,下士之鄙执;不齐而齐,上哲之玄谈。”正是此意。庄子因“不齐”而走向的“齐”,是一种平等的眼光和宽容的胸怀,对差异的包容,对弱势群体、 少数群体、独异个体的尊重,这与《中庸》所说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近似。同时,当他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天地万物时,齐万物,一生死,生命也从高下区分的利益焦灼中悬解了出来。另外,庄子认为“齐物”的初始图景是人类未开化时的“至德之世”,那个时候,“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庄子对“至德之世”的呼唤渗透着浓浓的诗人之乡愁意识和哲人之批判精神,警醒着人类不可妄自尊大,时时需要反省。 ③孟子没有像庄子那样悉心去论证“物之齐否”,而是用一句常识之语“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对提倡“君臣并耕”的农家学派展开批评。当时,农家学派之许行从楚国到滕国传道,宋国的陈相、陈辛兄弟闻风而来,尽弃前学,从师许行。陈相将许行之学转告孟子,孟子深不以为然,乃从社会分化、商品交换、劳心与劳力分工等角度论证了这种“君民同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aofang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