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抗震121抗震基本知识1211地震及其破坏作用常用.PPT

建筑抗震121抗震基本知识1211地震及其破坏作用常用.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抗震121抗震基本知识1211地震及其破坏作用常用

12.1 抗震基本知识 12.2 多高层钢混房屋的抗震措施 建筑抗震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 12.1.1 地震及其破坏作用 第十二章 建筑抗震 12.1 抗震基本知识 地震的概念:(Earthquake) 由于地球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地震绝大部分都发生在地壳中。 地震基本知识: 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从1966 年的邢台地震到1976 年的唐山大地震,中国几乎每年有一个7 级左右的大地震。 /hxz/zhuanji/t20060710002bac.htm 纪念唐山地震30周年网页(1976-2006) 12.1.1 地震及其破坏作用 地震基本知识: 地震按其成因分为: 火山地震、塌落地震、人工诱发地震、构造地震。 其中构造地震发生的概率高,破坏作用大,影响范围广,为房屋抗震设防研究的主要对象。 我国位于全球两大地震构造系的交汇区域: 其一:环太平洋地震构造系, (占75%全球总地震) 其二:北纬20°~50°之间大陆 (占90%全球总地震) ↑构造地震的形成 第十二章 建筑抗震 12.1 抗震基本知识 12.1.1 地震及其破坏作用 常用地震术语: 1、震 源——地震发生时,在地球内部产生地震波 的位置,也是地震能量释放的源头; 2、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3、震 中——震源到地表的垂直投影点; 4、震 中 距——地震影响区内,地表某处至震中的距离; 5、等 震 线——在同一地震中,具有相同地震烈度点 的连线; 6、极震区(震中区)——等震线图上烈度最高的区域。 12.1.1 地震及其破坏作用 地震的破坏作用 1、地表破坏现象 地裂缝 喷砂冒水 地面下沉 滑坡、塌方 由地震引起的地裂缝 据河北青年报报道,06年7月,在河北柏乡地区出现长8000米地裂缝,邢台市国土局和邢台地震局研究表明,受地质断裂活动影响形成地裂缝 12.1.1 地震及其破坏作用 地表破坏现象-喷砂冒水 由地震引起的地裂缝 《地震陷坑为何会喷砂冒水》扬子晚报 2005年11月26日,江西发生地震后,人们在瑞昌市赛湖农场二分场棉花地发现有三处奇怪的大陷坑,最深的有8米,最大的一处是三个陷坑相连,长度50多米。而稻田里的5处陷坑还有十多处出现喷砂冒水现象,大的直径有11米,水头最高时达二尺以上。更令人称奇的是,这些水坑喷出物竟然有多种颜色,一时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省地震工程研究院熊博士解释了这些陷坑地震时出现喷砂冒水现象,他说,农场附近地层属湖沼相沉积,地下土层中存在粉土或粉砂,在地震作用下容易产生砂土液化现象,砂土液化是指饱水的粉细砂或粉土在地震力的作用下瞬时失掉强度,由固体状态变成液体状态并喷出地表的力学过程。 →稻田里喷砂冒水的陷坑 12.1.1 地震及其破坏作用 地表破坏现象-滑坡、塌方 滑坡示意图 滑坡现场 2005-6-17福建建瓯发生塌方事故 12.1.1 地震及其破坏作用 地震的破坏作用 2、建筑物破坏 结构丧失整体稳定性 结构承载力不足引起破坏 地基失效 地震时因震陷或不均匀沉陷,导致墙身开裂、房屋损坏 灾难前的平静→ 12.1.1 地震及其破坏作用 地震的破坏作用 3、次生灾害 火灾 水灾 海啸 有毒及放射性物质泄露 海浪冲击堤岸→ 瞬间的汹涌澎湃→ 死亡地狱 美国DigitalGlobe公司于2004年12月29日发布的卫星照片,照片是当地时间12月26日上午10点20分在斯里兰卡西南部城市卡卢特勒上空拍摄的。照片显示了卡卢特勒海岸遭到海啸袭击之后不久的情形。 12.1.2 震级与烈度 1、震级:衡量一次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尺度,国际上常用里氏震级表示;M=lgA M2 微震(无感地震), 人没有感觉; M=2~4 有感地震, 人有不同程度的感觉; M≥5 破坏性地震, 建筑物有不同程度的破坏; M=7~8 强烈地震; M8 特大地震。 2、地震烈度: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影响的平均强弱程度; 震中烈度:I0 一般震中距越大,烈度越低; 震中距越小,烈度越高。 ↑台湾2000.6.11地震烈度示意图 12.1.3 建筑抗震设防 1、设防依据 (1)、基本烈度 一个地区的基本烈度是指该地区今后50年时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到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 12.1.3 建筑抗震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