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文中的“和谐社会”
古诗文中的“和谐社会”
古诗文中的“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是有史以来,我国人民特别是文人向往的理想社会。只要留意,便可从诗文、典籍及其传说中,见闻人与人、人与畜禽、人与大自然“贵和”,以及“贵和”的重要性和怎样构建“和谐社会”。
人与人“贵和”。《论语·颜渊》中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这就是说,人与人之间是可以亲如兄弟的。或者说一个人的视野已达到(君子)境界时,什么人都可能成为兄弟(朋友)。
在《礼记·礼运)中,孔子与子游的对话就颇为详细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在2000多年前物质匮乏的社会,孔子就能够憧憬政治民主,“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希望大公无私,“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向往的是生活幸福,“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多么“和谐”的社会啊!
人与畜禽“贵和”。哲学家李耳骑青牛过函谷关,使他大彻大悟,“老子骑牛过函谷,紫气东来注诗经”;哮天犬协助杨戬作战,“二郎神”有狗相助,所向无敌;再如项羽的乌骓马、关羽的赤兔马失去主人后,竟然相随英雄而去!
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虚写列为神奇:“……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凶猛的老虎能够奏乐,鸾鸟能够驾车! 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实写又是一番景象:“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词中的“鹊”惊、“蝉”鸣、“蛙”鼓,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作者也并列于“鹊”、“蝉”、“蛙”中,好一个众生平和的世界!
人与自然“贵和”。古时,与松、竹、梅“岁寒三友”相伴的,甚至视“梅”为“妻”、将“松”作“子”的,大有人在。较完整画人绘景的,柳永的《望海潮》堪称代表作:“……重湖叠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羌管青晴,菱歌泛夜”、“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嬉嬉钓叟莲娃”———吹奏乐器的人、和歌泛舟的人、醉听东风的人、含诗赏景的人、在莲叶丛中垂钓的老人和嬉闹的孩童……他们以不同方式在“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中安泰祥和地生活,真叫人心驰神往。“贵和”的重要性。“礼之用,和为贵”。尽管有人对孔子时代的“礼”,特别是“和”有争议,但是后世多将“和为贵”作为“和谐”处世的箴言。“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荀子把是否“和”作为“生”与“死”的标尺。传统中医也讲“和”,说“和”才身体健康;通融民族关系也讲“和”,如王昭君“和亲”;生意人讲“和”,因为“和气生财”;居家过日子也讲“和”,因为“家和万事兴”……还有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将相和”:武将廉颇傲视凭“嘴(说)”起家而位居其上的文官蔺相如。后来,廉颇知道蔺相如是为了国家利益不跟他计较后,就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强大的秦国见此,也不敢欺侮赵国。如“北拒曹操,南和孙权”,诸葛亮“南和孙权”,才有“赤壁之战”等胜利,但关羽拒“和”东吴,不仅失了荆州,而且父子死于非命……
由此可见,“贵和”利国,也利于“和”者本人!
“和谐社会”人最重要。孟子论述十分精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而,“人和”是双方面或多方面的。楚国进攻晋国,晋国有意讲和,但是楚国志在必得。战争开始后,晋国国君命令己方军队“退避三舍”(撤退三次计九十里)。楚国军队还是步步紧逼。殊不知晋国的退避既使己方军队成了正义之师,又麻痹了敌人。晋国最终打败了楚国。由此可见,“和”不能一厢情愿和放弃原则。对于不“和”的对方,有时要以自己的力量求“和”。
自然和则美,生命和则康,社会和则安,国家和则强。“和谐社会”需要众人构建。但每人的先天条件、所受教育、地域文化等等却难统一,这就需要范仲淹所言的“政通人和”:只有政事顺利,才能百姓和乐;用法律调节和制裁为社会利益而发生的冲突,用传统道德教化人们注重理性,提倡宽容,才能营造“贵和”环境,建设理想的“和谐社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