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化处理工艺守则.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氮化处理工艺守则

氮化处理工艺 QB/ZFFG04.46.56-2005 Rev.01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我厂使用的抗蚀氮化处理的工艺守则。 2、名词术语 2.1氮化 将钢铁工件置于渗氮介质中,在一定温度下加热保温,从而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以氮化物为主的渗层组织的化学热处理工艺过程。 2.2抗蚀氮化 使碳钢、一般低合金钢工件表面形成一层0.0150.060mm厚致密的、化学稳定性高的ε相组织或ε+ξ相组织,从而提高工件在一定介质中的抗腐蚀能力的气体氮化过程。 2.3有效加热区 炉膛内炉温均匀性符合热处理工艺要求的装料区域。有效加热区的确定按GB9452-88《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测定方法》进行。 2.4炉温均匀性 在正常工作条件和额定温度下,在热稳定状态时,同一时刻在规定的测温区域内,炉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的偏差。 2.5热处理变形 由热处理引起的工件形状变化或尺寸的偏差。垂直于长度方向的变形叫做弯曲。 3、待氮化件 3.1待氮化件的材料 待氮化件的材料,其化学成分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部标准或厂标准的规定。 3.2待氮化件的原始状态数据 对于待氮化件,应注明的原始状态数据包括: (1)材质代号或化学成分 (2)待氮化件的供货状态(铸件、锻件、棒料、半成品或成品件) (3)待氮化件的预先热处理状态(正火、退火、淬火+回火) 3.3待氮化件的外观、形状及尺寸 3.3.1工件的外观不允许有裂纹和影响热处理质量的锈蚀、氧化皮及碰伤。 3.3.2工件的简图或任务书,应注明主要尺寸,能准确地反映工件的形状。主要尺寸也可以通过实测获得。 4、热处理设备 4.1氮化加热设备 氮化加热设备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4.1.1在加热设备正常装炉量的情况下,有效加热区内的允许温度偏差不得超过±15℃,且温度可以调节和控制。 4.1.2氮化炉内的气体成分要保证抗蚀氮化的要求,而且可经调节。炉子要密封,炉气要循环。所用液氨的化学成分要稳定,有害杂质少。 4.2温度测定及温度控制设备 4.2.1氮化所使用的各种加热设备都应配有温度测定及温度控制装置,加热设备中的每个加热区都应配备跟踪处理温度与时间关系的记录装置。 4.2.2热电温度测定设备的指示器经校正后,其指示器上温度读数的总误差在预定温度≤400℃时≤±4℃,在预定温度>400℃时≤±T/100℃,T为预定温度。 4.3设备的保养 为了保证设备的精度和使用性能,应遵守热处理设备的操作规程和维修制度,并保存有关记录。其中温度测定及温度控制设备应遵守质量处仪表室的有关规定。 5、作业 5.1氮化前的准备工作 5.1.1对待氮化的工件进行检查和了解,并查阅有关工艺文件 (1)了解待氮化件的质量要求 (2)了解非氮化部位的防渗措施 (3)了解钢材的牌号或化学成分、预先热处理等情况。 5.1.2检查待氮化件的外表质量 (1)氮化前工件的表面粗糙度最好在0.8μm以下。 (2)检查工件表面是否有氧化皮、锈斑、油污。有锈斑者应先进行打磨,然后用汽油清洗;无锈斑者则可直接清洗。清洗后用洁净棉纱或布擦干,在1~~2hr内就应当装炉进行氮化处理。中间停留时间越短越好。 (3)检查工件表面,不允许有碰伤、裂纹、尖角及毛刺。必要时要进行探伤检验。 5.1.3清理氮化罐,并对液氨瓶、四通阀、流量计、氨分解测定器、干燥箱、加热炉及温度测控仪表等设备的状态作严格的检查,保证设备良好、管路畅通。 5.1.4根据工件的形状及技术要求,准备好必要的工夹具。 5.2装炉 5.2.1对工件进行绑扎。绑扎工件的铁丝和工夹具必须洁净。 5.2.2非氮化部位可用镀铜或镀锡保护,也可涂敷涂料(常用水玻璃+10~~20%石墨粉,涂层1~~1.5μm)。 5.2.3工件应装在有效加热区内,装炉时工件应放置平稳。 5.2.4对于易变形的细长杆件,必须垂直吊挂在罐中,间距要均匀,工件的高度不能超过排气管的高度,且不要堵住排气孔,以保证炉内气流的流通。 5.2.5封炉通氮后用浸有盐酸的布条检查炉气的密封性能。 5.3排气升温 5.3.1在200℃以下进行通氮排气,测出氨分解率,待炉内空气驱尽(氨分解率≤5%)时,方可升温。 5.3.2变形要求不严格的工件,升温速度可以不控制。对于形状较复杂、对变形要求很严格的工件,可采用阶梯升温的方法。 5.3.3在炉温为450~~550℃时,对任何氮化件,都应控制升温速度,不要太快。同时加大氨气流量,使氨分解率控制在工艺要求的下限,以防工件在升温阶段氧化羧在到温前10℃左右时应校正温度。氮化温度以罐内温度为标准。 5.3.4升温阶段,氮化罐要保持20~~40mm油柱的下压,以防工件氮化。 5.3.5下列不同温度时的氨分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