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照亮地球深部的“明灯”---高温高压实验.pdf
第 36 卷第 2 期 ■特约专稿
doi:10.3969/j.issn.0253-9608.2014.02.001
照亮地球深部的“明灯”——高温高压实验
① ②
周春银 金振民
①博士,②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武汉430074
关键词 高温高压实验;地球内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
摘要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相对于其表层系统(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人类对地球深部的认识仍
然非常有限。地质学/地球化学方法通过研究地表出露的来自地球深部的岩石矿物和来自外太空宇宙的陨石等样
品,来推测地球内部物质的性质。地球物理方法则利用地震波来探测地球内部的结构。半个多世纪以来兴起的高温
高压技术,使得科学家能够在实验室中模拟地球内部的极端压力和温度环境,同时结合各种现代化分析测试手段,
对岩石和矿物在极端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性质状态进行原位研究,极大地促进了我们对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的
认识。因此,高温高压实验技术已经成为人类探索地球深部结构和物质组成的“明灯”。
温家宝在20 12年回母校中国地质大学与师 地球内部,首先要获得耐高温高压的材料,而
生交流讲话时曾论述道: “只要有地球存在, 这些材料在目前来说不仅非常昂贵而且极其稀
只要有人类存在,只要人类在发展和进步,地 少。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工作,不断地揭示地
质学就不会枯竭。”这阐明了地球科学与人类 球深部的物质材料的特征和性质,使得我们有
发展的密切关系。地质学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 幸能够了解和认识地球内部的奥秘。
认识地球的活动来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服务。
地球从内到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地球表层系 1怎样了解地球深部的结构和组成
统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与我们的生活息 20世纪中叶至今,航空航天技术得到了日
息相关,自古以来人类就在不断积累这方面的 新月异的发展,然而人类对地球深部的探测举步
知识,但是我们对地球内部的认识,相对于其 维艰, “上天容易入地难”成为了全世界地质学
表层系统极其有限,主要原因就是我们能够深 家们共同面对的一个难题。有没有办法让我们不
入地下的深度非常有限。目前中国大陆科学钻 需要进入地球内部,就能获取地球内部的信息
探工程在江苏北部东海县的钻孔最深达5 15 8 呢?答案是肯定的!这里不得不提到地质学家/
m ,人类在大陆上最深的钻探深度记录为12 26 1 地球化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已经在这方面做了非
m (前苏联科拉半岛超深钻) ,而在洋底的钻探 常杰出的工作。
深度仅仅为2 km左右。换句话说,人类所触及 地球是一个活跃的星球,其内部和表层都
的地球深部尚不及地球(平均)半径(约6 37 1 km) 是活动的。地球内部的物质可以通过板块运动
的1/500 。人类要进入地球深部,面临着重重困 和火山作用等以包体(xenoliths)等形式携带至地
难。关键问题是,地球深部是极端的高温高压 表,这些散落在地表的来自地球深部的物质经
环境,不仅人类无法生存,连一般的物质材料 过亿万年的 “洗礼”,仍然可以保持相当多的原
在这样的极端条件下也难以保持稳定。要进入 始的地质学信息。例如,科学家通过对大量地幔
79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e Vol. 36 No. 2 INVITED SPECIAL PAPER
橄榄岩包体的地球化学和物性分析,确定上地幔 之间的界面被称为莫洛霍维奇不连续面(简称莫
的主要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滇中红层坝基溶蚀岩体及物理力学特性研究.pdf
- 滇西印支地块东北缘新元古代侵入岩形成时代的厘定及其构造意义锆石LA-ICP-MS U-Pb定年及地球化学证据.pdf
- 滇西芒市盆地芒棒组软岩的水文、工程地质特征及其对工程的影响——以芒究煤矿为例.pdf
- 漳卫南运河流域水文气象要素长期变化趋势分析.pdf
- 漳泽水库水文序列突变分析方法比较.pdf
- 潜山圈闭成藏特征及地质风险评价--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为例.pdf
- 潮汐倾斜的几何物理含义及其剪应变属性.pdf
-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地质玻璃中铅同位素组成.pdf
- 激进环保运动在美国的兴起及其影响——以地球优先组织为例.pdf
- 灌溉量对设施延后栽培'红地球'葡萄生理生化特性及品质的影响.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