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干预手段,缓解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研究 ….doc

《运用干预手段,缓解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研究 ….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运用干预手段,缓解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研究 …

《运用干预手段,缓解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校是北京远郊区县偏僻的一所普通小学校,有教师64名。近几年,我们通过观察发现:很多老师出现了很多不良的症状,工作不积极,情绪低落,对学生失去了耐心,对工作失去了热心。具体表现为:1.一部分老师说:我常常表现出疲劳感,性急易怒,容忍度低。并且在情绪上缺乏热情与活力,有一种衰竭、无助感,且对诸如早晨必须起床上班等事情表现出恐惧或沮丧。有时还会感到无聊,空虚,觉得自己无法给他人以任何东西,并对生活冷漠,悲观。情绪上处于疲惫状态。2.一部分教师说:我减少接触或拒绝接纳学生;将学生视为没有感情的事物;用带有蔑视色彩的称谓称呼他们;用标签式语言来描述个体学生。不仅如此,对同事也常常持多疑妄想的态度。3. 还有一部分老师说:我开始感觉到在工作中不再有什么值得去做。进入教师职业是原本希望能够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同时也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但如今感觉自己无法给学生的生活带来更大变化,而自己所获取的价值也少之又少,产生了较强的自卑感。与我同期毕业进机关的同学相比,觉得社会地位、经济实力相差甚远;与下海成“大款”的昔日同学相比,更觉得寒酸。4、每天就是在无休止的应付中度日,感觉教师这个职业没有意思。“现实的东西不理想,理想的东西不现实”。 面对以上这些问题,不禁引起了我们的思考:我们该怎样改变教师的这种面貌? 我们查阅资料,学习了职业倦怠相关理论。“职业倦怠”(Beurnout)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鲁顿伯格(Freudenberge)于1974年提出并首次引入心理学领域的,费鲁顿伯格把职业倦怠定义为: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从人的主观心理体验上看,教师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①抑郁。通常表现为情绪的衰竭、长期的精神不振或疲乏,对外界事物失去兴趣,对学生漠然等。 ②焦虑。主要有三类表现:1)持续的忧虑和高度的警觉,如过分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问题; 2)弥散性的、非特异性的焦虑,如说不出具体原因的不安感、无法入睡等;3)预期焦虑。如并不怎么关心现在正在发生的事,而是担心以后可能会发生的事。③更常见的症状是在抑郁和焦虑之间变动,当一种心理状态变得不能忍受时,另一种心理状态便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些心理行为问题通常伴随着一些身体上的症状,如失眠、食欲不振、咽喉肿痛、腰部酸痛、恶心、心动过速、呼吸困难、头疼、晕旋等。如果教师不及时疏导或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或情绪归因不当,则很可能会产生更深层次的心理行为问题。如有的教师开始失去自信和控制感,成就动机和自我效能感降低,从而产生了内疚感并开始自责。有些教师则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及教学上的失败归于学生、家长或领导,变得易激惹、好发脾气,对外界持敌视、抱怨的态度。通常这些心理行为问题都是交叠在一起的,而且不断地发生变化,如有些教师时而感到愧疚,时而感到愤怒。教师职业倦怠的身心症状不可能仅限于个人的主观体验,而且会渗透到教师的人际关系网络中,影响到教师与家人、朋友、学生的关系。而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主要有:①逐渐对学生失去爱心和耐心,并开始疏远学生,备课不认真甚至不备课,教学活动缺乏创造性,并过多运用权力关系(主要是奖、惩的方式)来影响学生,而不是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心理引导方式帮助学生。时常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正常阻力扩大化、严重化,情绪反应过度。如将一个小小的课堂问题看成是严重的冒犯,处理方法简单粗暴,甚至采用体罚等手段。或者有些教师在尝试各种方法失败后,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置之不理,听之任之。 ②在教学过程中遇到挫折时拒绝领导和其他人的帮助和建议,将他们的关心看作是一种侵犯,或者认为他们的建议和要求是不现实的或幼稚的。③对学生和家长的期望降低,认为学生是“孺子不可教也”,家长也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和配合教师,从而放弃努力,不再关心学生的进步。④对教学完全失去热情,甚至开始厌恶、恐惧教育工作,试图离开教育岗位,另觅职业。这种职业倦怠情绪常常会在教师之间得到互相的强化,从而影响整个学校的士气。 通过学习、观察、与教师座谈,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职业倦怠。于是,2007年11月,我们采用(MBI)调查问卷对我校64名教师进行调查,数据显示:调查人数64人,其中轻度倦怠人数24人,占调查总数的37.5%,高度倦怠人数6人,占调查总数的9%,重度倦怠1人,占调查总数的1.5%,较轻倦怠人数19人,占调查总数的29.6%,其余为无倦怠感14人,占调查总数的28.8%。由此数据可以看出我校教师中有71.2%的教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因此我们通过讨论研究,提出了《运用干预手段,缓解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这一课题。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借鉴国内外对教师职业倦怠及其成因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