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论(七、八).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通论(七、八)

古代漢語判斷句及被動表示法 問題: 古漢語判斷句與現代漢語判斷句有何不同? 古漢語判斷句有哪些形式? 古漢語判斷句中的“是”是什麼性質的詞?起什麼作用? 古漢語有專職的判斷詞嗎?“為”、“唯”、“乃”、“即”、“非”在古漢語判斷句中詞性、作用是什麼? 古漢語判斷句語義關係有哪些? 一、判斷句 一般是以名詞或名詞短語為謂語而表示判斷的句子。 陳勝者,陽城人也。(《史記·陳涉世家》) 楚雖大,[非]吾族也。(《左傳·成公四年》)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出師表》) 孟嘗君怪之,曰:此誰也 (《馮諼客孟嘗君》)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二、古今漢語判斷句的差異 1、是否用判斷詞“是”聯繫判斷句的主語與謂語。 古漢語的判斷句不用判斷詞“是”,靠判斷句主語與謂語的語義關係表示斷定。有時在主語後加代詞“者”,複指主語,引出謂語。在謂語後加語氣詞“也”,表達判斷語氣,幫助判斷。 2、古今漢語否定表示法不同。 現漢判斷句的否定用“不”,古漢語判斷句的否定用“非”。 3、古代漢語主語和謂語都是名詞或名詞性短語。 4、語氣助詞常參與其中.判斷句常常在主語後面用語氣助詞者字表示提示,在謂語後用語氣助詞也字煞句. 5、主語可以省略. 虎見之,[ ]龐然大物也,以為神.(《黔之驢》)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 ]隱者也.(《子路從而後》) 三、古代漢語判斷句的基本形式 (一)主語+者+謂語+也(最典型) 陳勝者,陽城人也。(《史記·陳涉世家》) 童寄者,郴州蕘牧兒也。(柳宗元《童區寄傳》) (二)主語+謂語+也 制,岩邑也。(《左傳·隱西元年》)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戰國策·齊策一》) 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三)主語+者+謂語 虎者,戾蟲。(《戰國策·秦策二》) 粟者,民之所種。(晁錯《論貴粟疏》) (四)主語+謂語 高祖,沛豐邑中陽裡人。(《史記·高祖本紀》) 農,天下之本。(《史記·孝文本紀》) (五)主語+副詞+謂語(+也) 常用的幫助判斷的副詞有“乃”、“即”、“則”、“誠”、“非”等 (此)乃歌夫“長鋏歸來”者也。(《戰國策·齊策一》) 項梁父即楚將項燕。(《史記·項羽本紀》) 此則嶽陽樓之大觀也。(范仲淹《嶽陽樓記》)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諸葛亮《出師表》)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秋水》) 四、用繫詞的判斷句 1、先秦時期就出現了以“是”作判斷詞的判斷句,但文獻中用例極少。例如: 此是何種也?(《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這是什麼東西呢?) 韓是魏之縣也。(《戰國策·魏策三》) 2、漢代以後,“是”作判斷詞的用例大大增多了。 是是帚彗,有內兵,年大孰。(《馬王堆三號墓帛書》) 此必是豫讓也。(《史記·刺客列傳》) 客舍人不知其是商君也。(《史記·商君列傳》) 餘是而所嫁婦人之父也。(《論衡·死偽篇》)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木蘭詩》) “是”的詞性問題(注意區分) 一、做主語、賓語的代詞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僖公三十年》) 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論語·季氏》) 恃武者滅,恃文者亡,夫差、偃王是也。(《曹操集·孫子序》 二、充當謂語動詞 “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五、古代漢語判斷句的語義關係 一、主語和謂語之間是同一或類屬關係(典型) 二、其他複雜關係 (一)表示比喻。例如: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論語·顏淵》) (二)解釋詞語。例如: ①庠者,養也;校者,教也。(《孟子·滕文公上》) (三)表示內容較為複雜的邏輯關係。例如: ①夫戰,勇氣也。(《左傳·莊公十年》) ②百乘,顯使也。(《戰國策·齊策四》) (四)表示原因。例如: ①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莊子·養生主》) ②孟嘗君為相數十年,無纖芥之禍者,馮諼之計也。(《·齊策四》 “也”在句中的位置及作用 p250 句尾幫助判斷 句中表示停頓語氣 古代漢語的否定句、否定詞 副詞“不”“弗”“毋”“勿”“否”“非” 動詞“無” 否定性無定代詞“莫” 特殊語序 一、謂語前置 ①賢哉,回也!(《論語·雍也》)(顏回真賢德阿!) ②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趙策三》)(先生的話也太過分了!) 古代漢語的被動標記法 古今的被動句都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沒有結構標誌,一類有結構標誌。沒有結構標誌的被動句只能通過上下文意去瞭解主語的被動性質。例如: ①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鄭伯克段于鄢》) ③管仲既用,任政於齊。(《管晏列傳》) 被動句式 一、用“於(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