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那阵风吹过作文讲评
主要问题 一、对“其实”理解不准,写的是表面上依然存在的事物。 二、对“你”理解不透,不能选取触动心灵的材料。 “你”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一份情、一种思想、精神……要表达出深深的思念或深深的领悟或继承。 三、点题表面化,做不到恰如其分。 第六次大作文题目 以“那阵风吹过? ”为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记叙类文章。 要求:选材典型,立意高远,点题恰如其分,卷面整洁。 写作指导——赘字冗词不能有,点题之笔不可无。 一、切合题意的基本要求 1,实扣:作文内容与作文题(或材料)要有本质的联系和契合,而不是貌合神离。 2,明扣:作文内容与作文题所(或材料)要有明显的相似语句。 3,全扣:作文的标题、开头、中间段落、结尾等处处都要体现作文题的命题意图。 二、记叙文点题的一些技巧 巧妙的点题之笔,会收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所以,我们在写文章时,必须在关键的地方点明主旨,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选择精当的材料点题。 写作时要善于选取那些能够切合题旨的材料来入文。 比如2008年高考上海卷的满分佳作《他们》,作者将“农民工”定位为写作的对象“他们”,审题准确,“农民工”相对于上海本地人来说是外来人口,称之为“他们”,体现了城市人与农民工之间的隔膜和距离。作者通过对“他们”——农民工子女的艰难生活的描写,表现了对农民工子女的关怀,并抒发了希望“他们”融入自己生活的强烈愿望,选材精当,立意深远,高标独具。 (二)、在关键处适时点题。 1、标题扣题 06年广东高考作文话题:雕琢心中的天使—— 《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 《心有天使,诗意人生》 《我是天使》 2.题记扣题法。 如2010年高考广东卷满分作文《与你为邻》的题记:“当你吃着别人的面包,穿着别人缝的衣服时,你还能说自己与任何人无关吗?——纪伯伦《沙与沫》” 注意:题记切勿乱用,否则,不管不顾就乱写题记,必然让人产生无病呻吟、胶柱鼓瑟之感。 3.开宗明义篇首点题。 如2010年高考广东卷满分作文《与你为邻》的开头: “‘特大新闻!特大新闻!孟家又搬家了!’卖报的小贩大声吆喝着。哟!孟母又要搬家了。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孟母三次搬家的故事吧!这回,不知道孟母又要与谁为邻了。” 开篇设置悬念,直接扣住了题目,避免了文章游离于话题或材料的观点之外,紧紧地抓住了阅卷老师的眼球。 4、文中扣题 就是在文章中多处使用类似的语句反复点题。(多数情况下是进行抒情、议论。) 注意: ①点题要恰倒好处、水到渠成,不能牵强附会或以空洞的议论和抒情冲淡记叙和描写。 ②衔接自然紧密,让“扣题”真正成为联系材料与中心的纽带。 5.卒章显志,结尾点题。 好的结尾点题,不仅卒章显志,更能画龙点睛,让阅卷老师一眼看出你的作文主旨,产生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联想。特别是在命题作文中,有些考生的作文主旨在行文中表达得不够明确突出,扣题不紧,这时于结尾处点题,点示文章中心,更有一种扶正的效果。 如2010年高考江苏卷满分作文《绿色生活》的结尾:“我安然入睡。梦中,一片叶子落在心灵柔软的土壤上,蔓延成了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森林。” 注意:结尾的点题一定要找到文章的内容、主旨与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再组织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三、范文欣赏(学习本文的点题方法) 好 奇 心 为什么? 两个人都长年纪了,相距不过几米的屋子,有什么必要隔几分钟就喊一下? 每次去奶奶家,这件事总是会勾起我的好奇心。 奶奶八十了,但眼不昏耳不聋,还能眯着眼在屋里做针线。大她三岁的爷爷便不行了,不愿走动,总是坐在藤椅上晒太阳。 相隔不过几米,奶奶过几分钟,便会放下活儿,“老头子!”奶奶这么叫。 爷爷不应,奶奶便急,迈着碎碎的步子到跟前。爷爷好好的呢,在藤椅上睡熟了。于是孩子般地笑嗔:“这个死老头子,人家喊了也不睬。” 这样的事天天发生。 我很好奇。 是奶奶闷吗?没有人说话?那她为什么只喊一下而不是和爷爷唠嗑呢? 喊爷爷做什么呢?还这么不停地喊?我想起奶奶每次看见爷爷好好的,满意离去的背影。阳光总是以最完美的角度铺在奶奶身上,每每这样的画面闪烁着温暖的光辉。 是不是只要有人答应便好呢?我好奇地继续想。 那好。再有这种事发生时,我便捂住嘴,学爷爷的声音迟缓地答:“唉——”可每每奶奶都能辨别出来,无论我用布还是用棉花捂以求声音的逼真。“细丫头在这儿捣乱……”奶奶皱纹满布的手会轻拍我,以示责备。微微笑。 奶奶依旧。 我的好奇心不减反增。 算了,我破釜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