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鲁迅(1881–196),本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豫才,又名
吶 喊
吶 喊
作者簡介
魯迅(1881 – 1936) ,本名周樟壽,字豫山,後改豫才,又名
樹人,浙江省紹興人。他是作家周作人、生物學家周建人的胞兄。
他的筆名多達百餘個,包括唐俟、雪之、風聲、自樹、令飛、巴
人、迅行等。首先以「魯迅」為筆名的,則是發表於《新青年》
的《狂人日記》。其後,「魯迅」成了無人不識的文學大師,他的
本名和其他筆名,反令人感到陌生了。
魯迅七歲入讀私塾,學習經史詩文等典籍。1898 年考入江
南水師學堂,次年轉讀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礦務鐵路學堂。1902
年畢業後,赴日本留學,入讀東京弘文學院。1904 年考進仙台
醫學專門學校,在此看到日俄戰爭期間中國人被日軍砍頭示眾的
影片,使魯迅猛然醒覺學醫只能醫治人身,卻不能醫治人心,因
而決定棄醫學文。1909 年他結束留學生活,返回中國。回國後,
先後在浙江兩級師範學堂和紹興府中學任教,積極支持越社(南
社在越的分社)辦《越鐸報》。1919 年南京臨時政府成立,他應
教育總長蔡元培之邀,赴南京教育部任職。同年 5 月,臨時政府
遷至北京,他亦跟隨往北京任職。1920 年他任北京大學、北京
高等師範學校講師,1923 年兼任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講師。
1926 年轉至廈門大學任教,翌年任教中山大學,1927 年他返回
上海。1930 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1936 年 6 月左聯解散,
魯迅等 67 人另組文藝工作者協會。1936 年 10 月,病逝於上海。
魯迅著述豐富,計有《吶喊》、《彷徨》、《故事新編》、《野草》、
《朝花夕拾》、《墳》、《熱風》、《華蓋集》、《而已集》、《三閑集》、
《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淮風月談》、《花邊文
學》、《且介亭雜文》、《集外集》等。1938 年上海復社曾出版《魯
迅全集》,1981 年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又出版了《魯迅全集》註
193
中學中國文學名著選讀簡介(中四至中六)
釋本。
作品背景
《吶喊》收錄了魯迅1918 年至 1922 年的十五篇小說,1923
年 8 月由新潮社出版,1926 年起改由北新書局出版。至第十三
版(1930 年 1 月)時,作者刪去最後一篇《不周山》,剩下十四
篇,今版也多為十四篇。
《吶喊》發表期間,正值民國初年,科舉考試早就廢除了,
但中華大地還籠罩着令人窒息的封建禮教,在魯迅看來,國民生
活困苦還在其次,最可怕的還是心靈的麻木和思想的愚昧,故此
他在自序中說:「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
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
為不幸的。」
魯迅認識到希望「是不能抹殺的」,對無法擺脫舊時枷鎖的
國民,他「哀其不幸」,卻又「怒其不爭」。《吶喊》反映了農民
在封建制度下的痛苦,揭示了封建思想對農民和基層國民的毒
害,揭露了現實的吃人本質,十四篇小說緊扣「五四」精神,描
繪了辛亥革命到五四時期的社會各階層的生活狀況和精神面
貌,在鞭撻殘酷的現實之餘,不忘以兒童的童真童趣,透露出一
絲絲「希望」。
內容大要
《狂人日記》的狂人是一個受迫害妄想症患者,通篇都是「吃
人」和「被吃」的狂想,其實吃人的是禮教,仁義道德是禮教虛
假的面具。作者以進化論的觀點,借狂人之口呼籲「救救孩子」,
把孩子視為民族的希望。
《孔乙己》以旁觀者的角度,刻畫一個「讀過書」但「又不
會營生」,在封建社會中窮途潦倒的小人物。他偷竊,形同乞丐,
但放不下讀書人的自尊,不肯面對現實。咸亨酒店有兩類顧客,
一是靠櫃外站著喝一碗酒的「短衣幫」,一是在房子裡要酒要菜
的「長衫客」,而孔乙己既無長衫客的闊綽,又不肯脫下長衫混
19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