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4-2.2实施血液原虫检验.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2.2实施血液原虫检验

1.薄血膜制备法 (1)器材:刺血针、载玻片、酒精棉球、干棉球。 (2)试剂:瑞氏或姬氏染液、甲醇。 (3)操作方法: ①取一洁净无油脂的载玻片作载片及一张两端边缘光滑的玻片作推片备用。 ②以70%酒精棉球消毒病人耳垂,待干后,针刺取血 ③则用推片取适量血一滴,30~45度角与载片一端接触后,迅速向前推成一薄膜,推动时注意保持一定的速度和两片间的角度,切忌过分用力成中间停顿,否则将使血球破碎或涂片不匀。 ④涂片完毕,将血片置空气中干燥。 ⑤血片染色:瑞氏染色(甲醇溶液) a.染色前在已经干燥的血膜两边用腊笔划两条线。 b.滴加瑞氏染液在血膜上,使血膜全部为染液所遮盖,静置1分钟。 c.加等量蒸馏水或PH7.0缓冲液,然后轻轻摇动血片,使水与染液混匀,静止5~10分钟,一般至液面发生明显的一层金属光泽浮膜为止。 d.注意点: ①本次实验,薄血膜制作所用之血,系采用感染伯氏疟原虫的小白鼠血液,可将小白鼠尾巴剪断一小节后,挤血制片。 ②冲去染液时勿先将染液倒掉,应一边冲洗一边让染液自然流失否则染液色素易沉着于薄血膜上,而影响原虫的检查。 注意点: ①本次实验,薄血膜制作所用之血,系采用感染伯氏疟原虫的小白鼠血液,可将小白鼠尾巴剪断一小节后,挤血制片。 ②冲去染液时勿先将染液倒掉,应一边冲洗一边让染液自然流失否则染液色素易沉着于薄血膜上,而影响原虫的检查。 薄血膜制备法 ①采血 同薄血膜法 ②操作方法 厚血膜可制于薄血膜的另一端。用推片的一角从鼠尾取血2~3滴,自里向外顺着一个方向涂成直径约1cm大小,厚薄均匀的血膜。厚、薄血膜间用蜡笔画线分开。充分晾干后,滴加蒸馏水于厚血膜上溶血,将水倾去,晾干后与薄血膜一起染色。 厚血膜法 姓名: 班级: 监考: 序号 考核内容 评分标准 分值 扣分 得分 1 相关知识 考核 20 2 工作准备 检验计划 15 3 技能考核 50 4 实验整理 10 5 操作时间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每超过5min,扣2分 5 6 总分 检验评价 1.会操作薄血片、厚血片、瑞姬氏染色检查虫体; 2.疟原虫红内期虫体; 3.能总结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4.会对检验过程进行评价。 能力目标 1.疟原虫红内期形态特征; 2. 薄血片、厚血片检验注意事项; 知识目标 1. 培养规范操作的习惯 2.严谨细致的检验素质 3.医学术语表达的能力 素质目标 观察疟原虫图片和实物,分组讨论。 要求:大小、颜色、形状、特征 间日疟原虫 间日疟原虫在RBC内的形态 三期六种形态 滋养体期:大、小滋养体 裂殖体期:成熟、未成熟裂殖体 配子体期:雌、雄配子体 疟原虫形态 胞质:较少有空泡,呈环状, 细胞核:位于虫体一侧,颇似红宝石戒指; 大小:为红细胞直径的1/3; 红细胞:没有明显的形态变化。 瑞氏或姬氏染色后, 核:红色, 胞浆:兰色, 疟色素:代谢产物呈棕黄色。 小滋养体(环状体) 小滋养体(环状体) 时间:10小时, 胞核:增大 胞质:增多,有空泡,有伪足,不规则,出现疟色素 红细胞:胀大、变形,颜色变淡,出现鲜红色的薛氏小点。 大滋养体 时间:40h 胞质:变圆, 无空泡 核:开始分裂。少于12个。 疟色素:开始集结。 未成熟裂殖体 时间:48小时, 核: 12~24个。 (平均16个), 胞质:分裂,裂殖子 疟色素集结成块。 成熟裂殖体 虫体:较大,球形,占满胀大的红细胞。 胞质:致密,深染呈蓝色。 核:小,致密,偏一旁。 疟色素:分散 雌配子体 虫体:较小, 胞质:浅灰红色。 核:大,疏松,中央。 疟色素:分散 雄配子体 环纤细,约为RBC直径的1/5; 一个环状体可有2核; 一个红细胞可被多个环状体寄生; 位于红细胞的边缘的环状体形如“飞鸟状”。 恶性疟原虫环状体 新月形,两端较尖 核小致密,位中央。 疟色素黑褐色,分布于核周围。 恶性疟原虫雌配子体 腊肠形,两端钝圆 胞质色蓝而略带红 核大疏松,位中央 疟色素黄棕色,小杆状,在核周围较多 恶性疟原虫雄配子体 红外期——肝细胞内裂殖体 红细胞外期 雄配子形成过程表现为出丝现象。♂配子体核分裂为4-8块,胞质向外伸出4-8条细丝,核再分别进入每条细丝内,细丝脱离母体就形成4-8个♂配子。 蚊体配子生殖 ♀♂配子受精,形成圆球形的合子,数小时后变为长形的能活动的动合子。 动合子 动合子穿过蚊胃壁,在胃弹性纤维膜下,形成球形的卵囊 (oocyst) 。 囊合子(卵囊) 卵囊逐渐长大并向蚊胃壁外突出,囊内的核和胞质反复分裂进行孢子增殖,生成成千上万的子孢子 孢子增殖 子孢子呈梭形,10~15μm×1μm。 主动从卵囊壁钻出或因卵囊破裂后散出,随血淋巴钻入蚊涎腺。 子孢子形成 蚊唾液腺内含有疟原虫子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