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高聚物的电性能
6.1 聚合物电性能概述 6.2 高聚物的介电性与介电损耗 介电性定义:高聚物在外电场作用下由于分子极化将引起电能的贮存和损耗,这种性能称为介电性。 一 介电常数(ε)与电介质的极化 把电介质引入真空电容器,引起极板上电荷量增加,电容增大,这是由于在电场作用下,电介质中的电荷,发生了再分布,靠近极板的介质表面上将产生表面束缚电荷,结果使介质出现宏观的偶极,这一现象称为电介质的极化。 各向同性的均匀电介质中,极化强度,电介质的介电常数和电场强度之间的普遍关系式: P=(ε-1)∈0E 二 分子极化的种类 1 电子极化:是外电场作用下,分子中各个原子或离子的价电子云相对原子核的位移。 2 原子极化:是分子骨架在外电场作用下发生变形造成的。 3 偶极极化(取向极化): 是具有永久偶极矩的极性分子沿外场方向排列的现象。极化所需要的时间长,一般为10-9s,发生于低频区域。 极化偶极矩 μ的大小,与外电场强度(E)有关,比例系数α称为分子极化率。 4 非均相介质界面的极化:在外电场作用下,电介质中的电子或离子在界面处堆集的结果,称为界面极化。 三 极性分子极性强弱的表示 电子极化率αe 原子极化率αa 取向极化率αμ 电场中介质极化强度和分子极化率间的关系式: 四 介电常数与分子极化率的关系 P=(ε-1)∈0E P=NαEl 对非极性介质: 对极性介质: 五 高聚物的介电常数和结构的关系 分子极性大小是介质介电常数大小的主要决定因素 分子的偶极矩等于分子中所有键矩的矢量和 高分子其它结构因素: ①极性基团在分子链上的位置 A主链 B 侧链 ②所处物理状态 A Tg以下 B Tg以上 ③对称性 A 对称性高 B 对称性低 ④交联、拉伸、支化 六 高聚物的介电损耗 介电损耗定义:电介质在交变电场中,由于消耗一部分电能,使介质本身发热的现象称为介电损耗。 产生原因: ①电导损耗 ②松弛损耗 一 应用 热合PVC等极性材料是适宜的。而PE薄膜等非极性材料就很难用高频热合。 轮胎经高频热处理消除内应力,可大幅度延长使用寿命。 塑料注射成型时常因含水而产生气泡,经高频干燥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 二 影响介电损耗的因素 1 分子结构的影响 决定高聚物介电损耗大小的内在原因有以下两个: 1)是高聚物分子极性大小和极性基团的密度 2)极性基团的可动性 分子的活动性 交联 支化 极性基团位于主链 极性基团位于侧链 2 频率和温度 温度对取向极化有两种相反的作用: 1)温度升高,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减弱,粘度降低,使偶极转向取向容易进行,极化加强; 2)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剧,对偶极取向的干扰增大,反而不利于偶极取向,使极化减弱。 3 增塑剂和杂质 增塑剂: 杂质:杂质对高聚物的介电性能影响很大。极性杂质,特别是水分子的存在,会增加高聚物的极化率,增大介电损耗,使其受热老化。 特别对于非极性高聚物来说,杂质成了引起介电损耗的主要原因。 三 介电松弛谱 1)温度谱:固定频率在某一温度范围内测聚合物 的介电损耗,可以得到温度谱; 2)频率谱:固定温度在某一频率范围内测聚合物的介电损耗,可以得到频率谱。 对非晶态高聚物: 几种主要的机理有: (1)极性侧基绕C-C链的旋转; (2)环单元的构象振荡; (3)主链局部链段的运动 对部分结晶高聚物: 与晶区相联系的松弛过程包括: (1)晶区中高分子的链段运动。如伸直的锯齿形链沿链轴方向的扭转和位移运动 (2)结晶表面上的局部链段运动。如链折叠部位的折叠运动 (3)晶格缺陷处的基团的运动等。 6.3 导电高聚物 一 基本概念 载流子 电导—载流子在电场作用下通过介质的迁移 材料的导电性是用电阻率 ? 或电导率 ? 来表示的。当试样加上直流电压U时,如果流过试样的电流为I,则按照欧姆定律,试样的电阻R = U / I 试样的电导 G 为电阻的倒数 G = 1/R = I / U 电阻和电导的大小都与试样的几何尺寸有关,不是材料导电性的特征物理量。 试样的电阻与试样的厚度h成正比,与试样的面积 S成反比 R = ? · h / S 比例常数 ? 称为电阻率对试样的电导有 G = ? · S / h比例常数 ? 称为电导率 电阻率可分为: 1)表面电阻率ρs:在试样的一个面上放置两个电极,施加直流电压V,测得沿两电极间试样表面层上流过的电流Is,则可得到试样的表面电阻Rs,进而得到表面电阻率ρs。 2)体积电阻率ρv:把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