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生产的国民经济意义.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稻生产的国民经济意义

第一节 概述;一、水稻生产的国民经济意义;2. 水稻是高产作物 可通过水分管理调节土壤肥力,提高对肥料和光、热、CO2等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从而获得高产。据研究,在地力相仿、施同等肥料的情况下,水稻干物质积累量常较旱地作物多,经济系数也比其它粮食作物高。;3. 水稻的适应性强,种植范围广;稻的分布;Deepwater rice;4. 稻米的营养价值较高 与其它粮食相比,稻米所含粗纤维最少,淀粉粒特小,易于消化,各种营养成分的可消化率和吸收率都高,适于人体的需要。;5. 稻谷加工后的副产品用途很广 米糠是家畜的精饲料,在酿酒及医学、化工上用途很广。稻草不仅可造纸、编织草袋和绳索等,还是一种很好的硅酸肥和有机肥。;二、水稻生产概况;表中数据为2000~2004年平均值 。*:含台湾;(二)我国水稻生产情况;1995~2004年中国水稻生产概况;我国各类稻所占比例 (%);全国分省稻谷产量分布图(1990);3. 江苏水稻生产情况 是我国水稻高产省和主产省之一,也是稻米消费和流通大省。水稻种植面积占全国水稻总面积的7~8%,位居全国第6~7位;单产稳居全国水稻主产省的第1位,比全国平均单产高30%;稻谷总产占全国的10%左右,稳居全国主产省第2位。除本省消费外,常年还有200多万吨的大米调出。 水稻也是江苏省最主要的粮食作物。近10年全省水稻种植面积平均为218万公顷,约占全省粮食面积的40%,是第一大粮食作物。单产是所有粮食作物中最高的,自1994年突破7.5 t以来,近10年基本上稳定在8 t/ha,最高单产达8.8 t(1998年),是全省粮食平均单产的1.4倍。稻谷总产年均1700万吨左右,占粮食总量近60%。 ;;三、我国的水稻分区;中国水稻种植区划;Ⅰ. 华南双季稻稻作区 本区位于南岭以南,为我国最南部,包括广东、广西、福建、云南4省(自治区)的南部和台湾、海南省和南海诸岛全 部。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稻田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和山间盆地。稻作常年种植面积约510万公顷,占全国稻作总面积的17%。本区水热资源丰富,稻作生长季 260-365天,≥10°C的积温5800-9300°C,日照时数1000-1800小时;稻作期降雨量700-2000mm,稻作土壤多为红壤和黄 壤。种植制度是以双季籼???为主的一年多熟制,实行与甘蔗、花生、薯类、豆类等作物当年或隔年的水旱轮作。部分地区热带气候特征明显,实行双季稻与甘薯、大 豆等旱作物轮作。稻作复种指数较高。 本区分3个亚区:闽粤桂台平原丘陵双季稻亚区,滇南河谷盆地单季稻亚区,琼雷台地平原双季稻多熟亚区。;Ⅱ. 华中双单季稻稻作区 本区东起东海之滨,西至成都平原西缘,南接南岭山脉,北毗秦岭、淮河。包括江苏、上海、浙江、安徽、湖南、湖北、 四川、重庆省(市)的全部或大部,以及陕西、河南两省的南部。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稻作常年种植面积约1830万公顷,占全国稻作面积的61%。本 区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稻作生长季210-260天,≥10℃的积温4500-6500℃,日照时数700-1500小时,稻作期降雨量700- 1600mm。稻作土壤在平原地区多为冲积土、沉积土和鳝血土,在丘陵山地多为红壤、黄壤和棕壤。本区双、单季稻并存,籼、粳、糯稻均有,杂交籼稻占本区 稻作面积的55%以上。在20世纪60-80年代,本区双季稻占全国稻作面积的45%以上,其中,浙江、江西、湖南省的双季稻占稻作面积的80%- 90%。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农业结构和耕作制度的改革,以及双季早稻米质不佳等原因,本区的双季早稻面积锐减,使本区稻作面积从80年代占全国稻 作面积的68%下降到目前的61%。尽管如此,本区稻米生产的丰欠,对全国粮食形势仍然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太湖平原、里下河平原、皖中平原、鄱阳湖平 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成都平原历来都是中国著名的稻米产区。耕作制度为双季稻三熟或单季稻两熟制并存。长江以南多为单季稻三熟或单季稻两熟制,双季 稻面积比重大,长江以北多为单季稻两熟制或两年五熟制,双季稻面积比重较小。四川盆地和陕西南川道盆地的冬水田一年只种一季稻。 本区分3个亚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亚区,川陕盆地单季稻两熟亚区,江南丘陵平原双季稻亚区。;Ⅲ. 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 本区位于云贵高原和西藏高原。包括湖南、贵州、广西、云南、四川、西藏、青海等省(自治区)的部分或大部分,属亚 热带高原型湿热季风气候。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地貌、地形复杂。稻田在山间盆地、山原坝地、梯田、垄瘠都有分布,高至海拔2700m以上,低至160m以 下,立体农业特点非常显著。稻作常年种植面积约240万公顷,占全国稻作总面积的8%。稻作生长季180-260天,≥10℃的积温2900- 8000℃,日照时数800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