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案例1:数字中国 案例2:温州开创的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案例1:数字中国
案例2:温州开创的中国“第一”
案例3: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由来
案例4:30年中国民主政治
案例5:离开中国制造的日子
案例6:浙商的“走出去”战略
案例7:我国工业安全触警戒线 外资市场控制率近1/3
案例8:杀出一条血路来
案例9:像小平同志那样改革
案例10:邓小平与农村改革
案例11:“超女”带来改变
案例12:和平崛起:从特区到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案例13: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收购”
案例14:“入世”其实很简单
案例15:真正“走出去”,还有多远?
案例16:走出国门闯天下的海尔
案例1:数字中国
年份 GDP(亿元) 人均GDP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 城镇恩格尔系数 农村恩格尔系数 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数 2009 335353 18858 5153 2008 300670 22698 15781 4761 37.9 43.7 39.6:27.2:33.2 2007 257306 19524 13786 4140 36.3 43.1 40.8:26.8:32.4 2006 211924 16165 11760 3587 35.8 43 42.6:25.2:32.2 2005 183217 14053 10493 3255 36.7 45.5 44.8:23.8:31.4 2000 99215 7858 6280 2253 39.4 49.1 50:22.5:27.5 1995 60794 5046 4283 1578 50.1 58.6 52.2:23:24.8 1990 18668 1644 1510 686 54.2 58.8 60.1:21.4:18.5 1985 9016 858 739 398 53.1 57.8 62.4:20.8:16.8 1980 4546 463 478 191 56.9 61.8 68.7:18.2:13.1 1978 3645 381 343 134 57.5 67.7 70.5:17.3:12.2 数字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
案例2:温州开创的中国“第一”
翻开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的《温州撬动中国的变革》,详实的档案记载着温州开创了许许多多的中国“第一”:
第一份个体工商营业执照
第一家实行利率改革的农村信用社
第一批农村专业市场
第一座农民城
第一个股份合作制企业
第一个集资建造的飞机场
第一个私人包机公司
第一个制订“质量立市”细则的地方政府
第一个境外中华商城、第一座建立信用体系的城市、第一个金融改革综合试验区……
案例3: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由来
先看市民生活。从1957年到1976年,全国职工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几乎没涨过工资。1957年全国职工平均货币工资624元,1976年下降到575元很多生活消费品供给不足,需凭票购买。粮票,更是流行了40年,被称作第二货币。三转一响一咔嚓(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照相机),五大件置备整齐不到600元,但对很多家庭来说,虽个个心向往之却只能敬而远之。服装从颜色到样式,单调划一,蓝、黑、绿、灰,是占绝对统治地位的主色调。住房相当困难。改革开放初期,上海180万住户中,按国家标准,有89.98万户为住房困难户,占了总户数的一半左右,其中三代同室的119499户;父母与12周岁以上子女同室的316079户;12周岁以上兄妹同室的85603户;两户同居一室的44332户;人均居住2平米以下的268650户。住房大多没有客厅,进门就是卧室,厨房,卫生间很多是几家合用。中国30年选举制度:从首张反对票到同比例选举4:1到1:1,权利受到空前重视。30年来,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选举制度,一次次里程碑式的变革,激发了人民参政议政的热情,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
2004年的圣诞节,美国人萨拉忽然发现,39件圣诞礼物中,“中国制造”的有25件。与此同时,家里的DVD、鞋、袜子、玩具、台灯……也统统来自中国。面对此情此景,她不禁想到:如果没有中国产品,美国人还能否生存下去?全球化时代真的已经悄悄地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吗?于是萨拉突发奇想,决定从2005年1月1日起,带领全家开始尝试一年不买中国产品的日子,从而诞生了《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别了,吾爱
在一个阴沉的星期一,我们把“中国”从家里请了出去。那时,圣诞节刚过两天,孩子们在楼上酣睡。当然,我说的中国,不是地球对面的那个国家,而是所有标着“中国制造”的塑料制品、棉制品和金属制品。已经有的“中国”,我们留着,但我们打算再也不往家里添置新的了。
这倒不是中国的错。它用无数廉价玩具、器皿和鞋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欢声笑语。我有时候也担心美国流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