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话剧史讲课要点
《中国话剧史》讲授要点
授课教师
第一章 早期话剧
一、早期话剧的三个发展阶段(初始期1866年前后—1907年;扩展期1907年—1911年前后;鼎盛衰落期1911年前后—1919年)。
二、文明戏的出现——学生演剧与戏曲改良。
中国最早的学生演剧是1898年上海基督教约翰书院学生在圣诞节演出的一出英语剧。第二年圣诞节,这些学生除演了英语剧外,又用汉语演出了《官场丑史》,称为新剧,或时装新戏。
梁启超、陈独秀、汪笑侬等人提倡对传统戏曲进行变革,这场变革与学生演剧互相呼应,互相影响。
三、 春柳社与进化团。1906年12月,留日学生李叔同、曾孝谷等发起在日本东京成立春柳社文艺研究会。1907年2月,春柳社在东京演出《茶花女》第三幕。1907年6月又上演根据美国作家斯托夫人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黑奴吁天录》。这些都标志着中国话剧在1907年诞生。
进化团是由任天知发起于1910年11月在上海成立的中国第一个职业化新剧团体。
四、文明戏的衰微与南开剧团。
文明戏一度在商业上大获成功。代表人物有:任天知、汪优游、欧阳予倩、陆镜若、郑正秋、张石川、苏石痴等。
由于充斥着凶杀、色情、迷信、因果报应等内容,文明戏逐渐失去观众,走向没落。
五、南开剧团与北京学生演剧活动。
南开学校校长张伯苓1908年去欧美考察归来,着手组织新剧演出活动。1914年11月南开校庆十周年时,南开剧团成立。主要演出剧目:《一元钱》、《新村正》。周恩来是剧团骨干之一。
清华学校演剧活动开始于1911年。主要领导人洪深。主要演出剧目《侠盗罗宾汉》、《卖梨人》、《贫民惨剧》等。
六、早期话剧发展的三个关键问题:
1、日本戏剧对于早期话剧的影响;2、早期话剧的剧本创作(陈大悲的《故乡》、刘半农的《战后》、徐半梅的《母》、《姊妹》等);3、学生演剧的作用。
第二章 20年代的现代话剧
一、西风东渐与戏剧论争
五四新文化运动,引进西文文化,反对封建文化。在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戏曲方面,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这场争论有三点值得肯定:1、批判了没落中的旧剧作为“玩物”和“把戏”的弊病,强调了戏剧严肃的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2、促进了戏剧观念的更新,确立了近代现实主义戏剧观念在中国新兴话剧发展中的指导意义;3、在现实主义观念指导下,强调了戏剧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
二、外国戏剧的译介与“爱美剧”运动
当时,国内大量翻译出版了外国戏剧名著。《新青年》杂志出了“易卜生专号”,发表了他的代表作《娜拉》、《国民之敌》、《小爱友夫》。宋春舫发表了《近代名戏百种》,推荐了十三个国家五十八位作家的作品。五四时期出版外国戏剧集6种、剧本115部。
“爱美的”戏剧,是英文的音译,原意是爱艺术而不借以糊口的人,引伸为业余的、非专业的戏剧、戏剧人。这一概念由汪优游、陈大悲等提出。爱美剧,即脱离资本家束缚、以非营业的性质、提倡艺术的新剧为宗旨的戏剧。
上海民众戏剧社成立于1921年5月,由汪优游、沈雁冰、陈大悲、熊佛西、欧阳予倩等组成,是第一个爱美剧团体。
三、戏剧教育与南国社
因爱美剧存在业余化与专业化的矛盾这一局限,蒲伯英与陈大悲联合成立私立人艺戏剧专门学校,并建立新民剧场,专供学生实习演出。
1925年5月,余上沅、赵太侔、闻一多从美国回来,发起“国剧运动”,成立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增设戏剧系。反对一味学习西方,主张“根本上由中国人用中国材料专演给中国人看的中国戏。”(余上沅)
南国社。田汉与其妻易濑瑜在1924年创办《南国半月刊》,192年,田汉主持私立上海艺术大学文科,任校长。他将这个文科改组为南国社。
1928年,田汉与欧阳予倩、周信芳、高百岁举行了为期一周的盛大戏剧公演,称为艺术鱼龙会。1928年2月,田汉组织南国社学生在杭州、上海、南京、无锡、广州等地公演。所演剧目(《生之意志》、《江村小景》、《苏州夜话》、《名优之死》、《湖上的悲剧》、《南归》 等)大多是田汉的作品,浪温情调,清新风格,产生很大影响。
在1928年4月,加盟南国社的洪深提出将所演的新剧称为“话剧”,得到田汉、欧阳予倩等人的一致赞同。从此,“话剧”这种名称就正式固定了下来。
四、戏剧创作的活跃。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这一时期戏剧才算真正获得了文学的价值。1919年—1929年间,中国创作、改编话剧 剧本有400多部。代表作家作品有:胡适(《终身大事》)、田汉(《梵 与蔷薇》、《灵光》、《咖啡店一夜》、《获虎之夜》等)、丁西林(《一只 马蜂》、《亲爱的丈夫》、《酒后》、《压迫》等)欧阳予倩、(《泼妇》)、 余上沅(《兵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新高考化学命题特点及江西卷试题分析.pptx
- 县区域水土保持评估实施细则.docx
- (医学课件)PICC维护课件.ppt
-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docx
- Unit 2 Different families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docx
- 2024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解读.docx VIP
- 算法设计与分析 第2版 第9章-图算法设计.ppt
- 标准化服务在政务服务中的应用考核试卷.docx
- 2023年《全日制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pdf
- 人教PEP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1 Making friends part A》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