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5第三单元_终极版_《咬文嚼字》朱光潜.ppt

人教版必修5第三单元_终极版_《咬文嚼字》朱光潜.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必修5第三单元_终极版_《咬文嚼字》朱光潜

朱光潜 布置作业 熟读选文。 完成学业质量的基础梳理。 味同嚼jiáo蜡 释义①读书或文章、听人说话像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嚼:咀嚼。②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嚼蜡 : 比喻无味。 近义词:平淡无味、兴味索然、索然无味 反义词:饶有风趣、妙语连珠 细读选文 理清整体思路 划分层次 概括大意 研读第一部分 理解作者的观点时,但必须补充一些“情境”材料,因为这里不可以仅用“意味”“情感”来解释。李广射“虎”,是在一种特定情境之中的,这种情境造就了他的“激变能力”以千钧之力,以最完美的角度“中石没镞”,而此能力、此力度、此角度不是想做就做成的,因此便有了后文所记,因此这段内容,只可保留原貌甚或增益,不可刻意简洁的。 1.第一部分各段之间是什么关系? 2.第二段中又举了《水浒》和《红楼梦》的例子,有何作用? 研读第二部分 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 由远及近 由显及隐 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 研读第三部分 最高目标 养成的习惯 本文的中心论点 四个例子,四个角度 句式不同,情感不同 繁简不同,意味不同 字眼不同,意境不同 联想与否,意蕴不同 让我们明白文学艺术能否进步的根本在于语言咀嚼是否到位。 让我们明白“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引起了我们对提高自身语言修养问题的重视。 让我们明白对待语言文字的态度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人生态度,从而自觉养成一种对待语言文字的谨严态度。 让我们明白语言文字的套板效应是要不得的。 布置作业 熟读本文涉及到的诗篇。 完成《说“木叶”》学业质量的基础梳理。 咬文嚼字 艺术的完美 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 随处留心思索 刻 苦自 励 推 陈 出 新 时求精炼吻合 不懒不粗心不自满 句式不同 意味不同 字数不同 意味不同 字眼不同 意境不同 思想感情 善用字的联想意义 警惕套板效应 ①读书、作文,有时连一个字眼都不能轻易放过;就连郭沫若那样的文学家,在用词上也会有小毛病,这说明,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得下苦功夫、细功夫。 ②文字是好是坏,关键要看它的表达效果,而不是繁简;看似平淡无奇的语句,也会含有丰富的意思。 ③锤炼文字不能光从字面上着眼,重要的是捕捉、把握自己要表达的感情。 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 清· 沈德潜 《西方美学史》是他最重要的著作,也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著作,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代表了中国研究美学思想的水平。 朱光潜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 把数量不多的好诗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推敲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等到自己动笔时,于无意中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气势。——朱光潜《谈文学》 随笔是散文的一种。随手笔录,不拘一格。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宋代以来,凡杂记见闻,皆用此名。“五四”以来,以借景抒情、夹叙夹议、意味隽永、短小活泼为特色。解放后,它是我国报刊常用的一种文学体裁,和杂文相似,常把文学表现手法与政论结合,有很强的战斗性和感染力。 文艺随笔也叫文艺短论,是文艺评论的一种,它的特点是一事一议,篇幅短小;既发议论又谈感受,行文自由,语言精辟,议论形象。 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 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福楼拜 例子1 五组对比 例子2 例子3 正面例子1 反面例子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B.形容卖弄才学。 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泉州实验中学 李汇 制作 方苞 刘大櫆 姚鼐 朱光潜(1897-1986),笔名孟实,安徽桐城人。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代表作《悲剧心理学》 《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等 。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