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初中语文优秀观摩课课堂实录汇编2(文言篇).doc

全国初中语文优秀观摩课课堂实录汇编2(文言篇).doc

  1. 1、本文档共10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国初中语文优秀观摩课课堂实录汇编2(文言篇)

全国初中语文优秀观摩课课堂实录汇编2(文言篇) 收录的都是全国初中语文优秀观摩课获得一、二等奖的课堂实录,很有观摩借鉴价值。 目录 全国初中语文优秀观摩课课堂实录汇编(文言篇) 1 《岳阳楼记》课堂实录 2 《湖心亭看雪》课堂教学实录 6 言文合一 触摸灵魂 10 ——《湖心亭看雪》课例解析 10 《桃花源记》课堂实录 19 《小石潭记》课堂教学实录 26 《醉翁亭记》课堂实录 34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41 《〈论语〉十则》教学实录 45 《陋室铭》课堂实录 51 《出师表》课堂实录 58 《五柳先生传》课堂实录(一) 64 《五柳先生传》课堂实录(二) 68 《荔枝图序》课堂实录 74 《逍遥游》课堂实录 84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课堂实录 91 《行路难(其一)》课堂实录 94 《江城子密州出猎》课堂教学实录 97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堂实录 101 《岳阳楼记》课堂实录 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 成磊 教学流程 一、检查预习并导入课文 二、赏读观景 三、细读品情 四、研读悟理 滕子京嘱托范仲淹写文的用意 是什么? 同为谪人的范仲淹此时思考的是什么? 五、齐读课文,课堂总结。 (课前检查《岳阳楼记》小练习、反馈) 师: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个人。(生齐读课件出示关于范仲淹介绍的文字) (师帮助正音:谪) 师:大家知道老师给大家介绍的人是谁吗? 生:范仲淹。 师:之所以范仲淹被称为文正,就因为他的思想蕴含在了他的文章中,大家知道文章那句话写出了他的思想吗? 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师:大家齐读吧。 生齐读文章最后段落。 师:读得不错,如果等下能读的更响点就更好了。谁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在天下人快乐之前快乐,在天下人担忧之前担忧。 师:这是不是范仲淹灵光一现想到的?老师讲刚才大家读到的资料整合,你是否能有所发现呢?从哪里看出这种思想早已有之?有没有? 生:他前面写到他少年苦学,他小的时候就有一种志向。他先天下之忧而忧,他小的时候就有了。 师:你发现的很快,还有吗? 生:因为他上面写到了范仲淹为百姓做事,是他毕生的追求。 师:嗯,毕生的追求。 师:其实我们文章第五段中也有提到,你能发现么? 生:我认为应该是“尝”这个字? 师:为什么是这个“尝”字? 生:曾经。 师:你的发现很好,你应该更自信点。为什么不开篇就直抒胸臆呢?范仲淹写这篇文章是受了谁的嘱托啊? 生:滕子京。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滕子京这个人物。你从中有什么发现呢?(出示滕子京的相关内容) 师:谁能说说看呢?既然这种思想早已有之,为什么不开篇就写呀?你来说说看好吗? 生:文章写道滕子京是一个豪迈自负的人,如果一开始就先用这种思想教育他的话就感触不深。 师:感触不深吗?你说说看。 生:一开始就写就有点接受不了。 师:嗯,直说接受不了,那范仲淹该在母亲劝说呢?我们昨天已经分组了,接下来就分组讨论范仲淹是如何劝勉的。不过小组讨论前老师有三个要求:联系课文探究;组内全员参与;探究结束后派一名代表发言。开始吧。 生小组讨论。 师:说说看,每个人都发言哦。 师:可以转过去,我们三个人一起讨论。你们呢? (教师巡视指导) 师:咱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吧,也许交流后就会有新的发现,你先说。 生:我觉得文章先岁滕子京作了赞扬,后面写了景色,文章先忧后乐。 师:你们组是这样的看法,别的组呢? 生:文章先是赞扬滕子京,然后摆出事实,说出了现实的情况,引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师:非常好,你的发现很好。 生:我们是这样认为的,滕子京就花了2年时间就建成了岳阳楼,说出了政治的安稳,后面委婉劝勉滕子京。 师:三组同学都先肯定了滕子京的功绩,然后委婉劝勉。他是如何劝勉的呢? 生:借景抒情,借物喻人。用景色比喻危机,用春和景明来比喻好的国情,有危险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 师:刚很多同学提到了国情,文章提到的是谁在登楼啊?先看看前面,迁客骚人是什么样的人啊? 生:就是被贬官的人和诗人。 师:是他们登上了岳阳楼,当他们登上了岳阳楼,产生了怎么样的情感? 生:悲愤。 师:嗯,你是如何看出来的? 生:“满目萧然”句 师:又一次登楼时,看到了什么,又产生了什么样的情感? 生:“宠辱偕忘”句。 师:范仲淹为什么要写时而喜时而悲的情绪呢? 生:我认为是为了引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写好的方面,再写不好的方面。 师:再想想看。 生:我就是觉得当时的国情太起伏动荡。有时国泰民安,有时有反政府之类的。 师:这位同学很能联想,但我们这里说的是迁客骚人。 生:我觉得滕子京也是这种人,这种悲啊喜啊也能用来劝说滕子京。 师:嗯啊,你很会发现。然后呢? 生:像迁客骚人这样悲啊喜啊的人,告诉滕子京大家都会有这样的忧和乐。 师:大家想想看,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情绪,看到纯净就会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