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代篆刻作品欣赏
唐官印(朱记), 印文:中书省之印。 唐,纵56mm,横55mm, 上海博物馆藏。 印文:会稽县印。 唐,纵55.5mm,横56mm, 上海博物馆藏。 印文:齐王国司印。 五代朱记印文:泰成阶文等第三指挥诸军都虞侯印。 五代印文:右策宁州留后朱记。 ?????? 五代梁印文:元从都押衙记。 宋朱记印文:左曹第一军使记。 宋朱记印文:雄节第一指挥第三都朱记。 北宋纵5.5cm,横5.7cm印文:新浦县新铸印款:太平兴国五年十月铸。 北宋印文:通远军遮生堡铜朱记款:熙宁十年少府监铸。 北宋,徽宗双龙玺。 北宋,内府图书之印。 宋纵29mm,横19mm辽宁省博物馆藏。印文:字。 宋,人形花押。 宋玛瑙纵44mm,横46mm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印文:押。 辽,开龙寺记。 金,青霞子记。 辽纵22mm,横19mm上海博物馆藏。印文:伏。 辽纵23mm,横18mm辽宁省博物馆藏。印文:得。 辽纵21mm,横21.5mm辽宁省博物馆藏。印文:何。 南宋,一贯胁合同。 宋代官印除称印外,还有称“记”和“朱记”的,印文也有从篆隶发展到楷书的,大小文字随意安插,看来极不经意,有手写的笔墨趣味,不同于常见的盘旋折叠用于填满印面的九叠文。可见当时民间普遍使用的隶楷文字,已影响到一部分官印的制作。此外,宋代官印的背部开始凿上印章制作的年月及制作单位,这是识别宋官印的一种标记。 ????????????????????????????????????????????? 宋朱记, 印文:左曹第一军使记。 ???????????????????????? 宋朱记, 印文:雄节第一指挥 第三都朱记。 北宋,纵5.5cm,横5.7cm。印文:新浦县新铸印,款:太平兴国五年十月铸。 北宋,印文:通远军遮生堡铜朱记, 款:熙宁十年少府监铸。 北宋, 内府图书之印。 花押就是代表个人身份的一种符号,所以有签字画押之说。画押所画的也就是最简单的花押。花押在宋朝以前就已出现,如著名的韦陟“五朵云”。宋以后,上至天子,下至百姓,花押被广泛运用,并逐渐入印。至元代,花押印的印面又产生了变化,这是由于八思巴文的出现。因为蒙古人不熟篆文,就把元国书篆化,称为八思巴文。元花押最常见的形式是长方形,上面一个汉字姓氏,下面有一花押符号或是采用一个八思巴文的“记”字。 ????????????????????????????????????????????????????????????????????????????????????????? 汉,玉,纵14.5mm,横14.5mm,上海博物馆藏。印文:番护。 汉,玉,纵19.5mm,横18.5mm,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印文:朱偃。 汉,玉,纵18.5mm,横18.5mm,上海博物馆藏。印文:皮聚。 汉,玉,纵16mm,横16mm,故宫博物院藏。印文:赵婴隋。 ? 汉纵19.5mm横19.5mm朵云轩供稿。印文:贾夷吾。 汉玉纵16.5mm横16.5mm上海博物馆藏。印:吕章信印。 汉纵19mm横19mm上海博物馆藏。印文:辟疆。 汉玛瑙纵18.5mm横18.5mm长沙市博物馆藏。印文:曹巽。 汉玉纵23mm横23mm湖南省博物馆藏。印文:刘说。 汉,玉,纵22.5mm,横22.5mm,故宫博物院藏。印文:婕妤妾绡。 汉任疆。这方汉玉印值得仔细玩味,它的技法难度主要体现在“疆”字的三横和二“田”的处理上,如果这三横二田 一般大小,则全印布局就几成算 子, 不可能有如此奇势夺人了。 战国生肖印: 巴蜀铜印之一。 战国生肖印:巴蜀铜印之二。 汉鸟虫书印,武意。这方鸟虫书印“武”字下有一生动的抬头鹅形,“意”字首笔则是一条鱼。鸟虫书印传世极少,所以这是十分珍贵的文物。 汉鸟虫书印,夷吾。大家可以找一下,这方鸟虫书印中有多少鸟形、鱼形。 汉鸟虫书印, 印文:王光之印。 隋唐、宋、元虽然处于由玺印转化为篆刻的过渡时期,但也发生了不少对于印章艺术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如唐代印章开始应用于书画上,从此明确地将书画的审美体系移植给了印章。宋代的一些大书画家如米芾、赵孟頫都有收藏古印的癖好,并分别留下自篆自刻印章或自篆印章请工匠代为镌刻的记录,他们还喜欢在自己的书画作品上钤盖各式艺术印章,为后世文人诗、书、画、印相互借鉴,合而为一埋下了伏笔;元代的吾丘衍在推动印学发展方面做了很多实事,他力矫唐宋六文八体失真之弊,以玉筋篆入印,并撰写了关于印章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届浙江省浙北名校联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VIP
- 老年人运动能力下降多学科决策模式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pptx
- 数学课堂中错题本的使用效果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土木工程施工——考试题库及答案——2024年整理.pdf
- 高中数学平面向量.ppt VIP
- 2024年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综合题).docx VIP
- 全国高考高校体育单招考试必备重点英语单词(复习必背).docx
- 浙江省浙北名校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doc VIP
- 第五章 茶树病虫害综合防治与茶叶安全生产(2学时).ppt VIP
- 2025年广东省东莞市中考物理押题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