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博的准社会交往理论基础及研究模型-暨南大学学报.PDF

基于微博的准社会交往理论基础及研究模型-暨南大学学报.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微博的准社会交往理论基础及研究模型-暨南大学学报

2014年第9期 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总第188期       No.9 2014 JinanJournal(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      SumNo.188  【新媒体研究】 基于微博的准社会交往:理论基础及研究模型 毛良斌 (汕头大学 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广东 汕头 515063)   [摘 要] 对准社会交往的概念、效果及产生原因进行文献回顾,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微博的准社会交 往构念,并对基于微博的准社会交往构念的理论内涵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基于微博的准社会交往的特征及 其未来研究的三个核心问题。 [关键词] 准社会交往;微博;传播效果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5072(2014)09-0146-07 会交往以及由此形成的准社会关系会给新媒体 一、问题的提出 传播效果带来怎样的影响,这种基于社交网络 的准社会交往又有怎样的特殊性呢? 在新的媒介技术颠覆并改变信息传播形态 本文尝试在社交媒介背景下,提出基于微 的同时,越来越多关注媒介传播效果的研究者意 博的准社会交往的理论构想,并对这一构想的 识到,媒介与受众的关系在预测传播效果时扮 内涵进行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基 [1]235-264 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Cho,Boster) , 于微博准社会交往的特殊性及未来研究设想。 而其中准社会交往可能是媒介研究者关注最多 不过在此之前,本文将对大众传媒背景下的准 [2]279-305 的一个概念(Giles) 。准社会交往(Hor 社会交往研究进行回顾。 [3]215-222 ton,Wohl) 最初主要是用来描述受众在 媒介消费时将大众传媒中的人物当作真实人物 二、准社会交往研究回顾 做出反应,其中媒介角色可以包含多种不同类 型的媒介人物,如主持人、演员或者明星 大众传媒框架下的准社会交往研究主要探 [4]59-77[5]173-181 讨了三类问题,一是准社会交往的内涵,二是准 (Perse,Rubin;Auter) 。既然准 社会交往主要是用来描述传统大众媒介背景 社会交往对传播效果的影响,三是引起准社会 下,受众与媒介角色之间的交往关系,那么在社 交往的原因。 交媒体时代,尤其是在微博这样的社交平台上, (一)准社会交往内涵的理论分析 受众与媒介之间的这种单向性的关系是否仍然 在准社会交往的研究中,一直存在着两种 存在呢?如果这种关系并没有因为媒介技术的 矛盾却又不断推进的趋势。一方面是准社会交 发展而改变,那么受众与媒介角色之间的准社 往的概念自提出以后,相关研究数量一直呈现  [收稿日期] 2013-12-18  [作者简介] 毛良斌(1978—),男,浙江兰溪人,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传播研究方法、应用舆论学。  [基金项目] 汕头大学国家基金培育项目《基于议程融合视角的网络舆论演化的心理机制研究》(批准号:NFC13009)。 ·147·  第36卷 第9期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