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工程测量学实习教学指导书-测绘试验教学中心-河海大学.PDF

工程测量学实习教学指导书-测绘试验教学中心-河海大学.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测量学实习教学指导书-测绘试验教学中心-河海大学

《工程测量学实习》 教学指导书 海 大 学 测绘科学与工程系 “工程测量学”实习基地介绍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 一、工程概况 1 自然条件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境内,太湖西苕溪支流大溪流域上,距 杭州57km 、上海175km、南京180km,距华东电网500kV 瓶窑变电所34km,接近华东电 网的负荷中心。电站安装6 台30 万kW 机组,总装机容量180 万kW ,年发电量31.6 亿kW ·h , 抽水电量(填谷电量)42.86 亿kW ·h ,为日调节的纯抽水蓄能电站。它以500kV 一级电压、 出线二回接至瓶窑变电所进入华东电网,在华东电网中担负调峰填谷,调相调频及紧急事故 备 等任务。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是我国目前已建和在建的同类电站中单个厂房装机容量最 大、水头最高的一座,也是亚洲最大的一座。上水库整个库盆28.5 万m2 采用沥青混凝土防 渗护面,三回500kV 电缆采 干式电缆,在国内均属首例。 图 工程地理位置 电站枢纽主要建筑物上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洞室群、开关站等均位于大溪左岸, 左岸山体雄厚,地形高差700m 左右。上下水库库底的天然高差约590m,筑坝形成水库后 平均水头 570m,最大发电毛水头 610m,上下两个水库的水平距离约 1km,输水道长度与 平均发电水头之比为2.5,地形陡峻。站址区年平均 水量1846mm ,多年平均径流量2450 3 3 万m ,保证率99%的枯水年年径流量约为 1000 万m ,流入下库的水量足以补偿蒸发和渗 3 漏的水量损失,上水库无径流来源。下水库百年一遇洪水为 537m /s ,千年一遇洪水为 3 3 860m /s ,可能最大洪水(PMF)为1280m /s 。站址多年平均气温13.4℃。电站枢纽所在区域的 地层主要为侏罗纪上统火山岩,如含砾流纹质熔凝灰岩、流纹斑岩、石英斑岩及花岗斑岩等。 地质构造不发育,断层规模不大。第四系地层无不良地质作 。地震烈度小于6 度。 2 工程地质条件 上水库库区覆盖层分布普遍,下伏基岩呈单斜构造,倾向西库岸。西库岸岩石易风化, 断层较多,但无大的集中渗漏通道。库周全长除东岸搁天岭一带最低地下水位和相对隔水层 1 顶板均高于蓄水位,不具备渗漏条件外,其余约3/4 的库岸和主副坝均必须 置防渗设施。 水库东西两岸覆盖及风化程度差异较大。西库岸基本为土质边坡,东库岸除坡脚约4m 左右 风化覆盖外,其余多为岩质边坡。上水库由主坝及位于库周地形垭口处的4 座副坝所围成。 主坝坝址地形较开阔,风化覆盖左岸较浅,全风化层底深3~5m;谷底和右岸全风化层底深 约10~35m。由于地基全风化层深浅不一,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陷。各副坝坝址的全风化上层 均较深厚,尤以西副坝、西南副坝为甚。 下水库位于大溪峡谷河段,长度约2km ,两岸山顶高程800m 以上,地形分水岭宽阔。 地表水源及地下水分水岭均高于设计最高蓄水位,故蓄水后不会向库外渗漏,也不具备浸没 条件。库区两岸除“3.29 滑坡”外未发现较大范围的不稳定边坡,有局部的不利结构和山麓 堆积物分布但数量不大。坝址河床窄,岸坡陡,整体边坡稳定。覆盖层和强风化岩石仅局部 分布,厚度不大。基岩坚硬,构造简单,无控制边坡稳定的结构面分布。钢筋混凝土面板堆 石坝的面板底座沿线覆盖层不厚。底座置于弱风化基岩上,一般挖深 1~1.5m。左岸溢洪道 沿线岩质边坡整体是稳定的,下游冲坑位置下伏花岗斑岩,强度高、互相嵌合,抗冲能力较 强。 上库进/ 出水口位于上库东岸的搁天岭,基岩为较完整的微风化~新鲜( Ⅰ类)岩体,地下 水位埋藏高程 875~910.55m,大部分洞段围岩属相对隔水层,边坡稳定条件好。输水系统 沿线分布坚硬火山碎屑岩及后期侵入的基性脉岩。火山碎屑岩为黄尖组和劳村组地层,二者 间为不整合接触。后期侵入的花岗斑岩、 斑岩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