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鉴赏诗歌表达技巧.pptx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届鉴赏诗歌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第一课时 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 真题导入;(2014广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怨?送?别? [清]万树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①。愁云清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 【注】①杪:树梢。? (1)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 【答案】?前四句描写了一幅缠绵婉恻又悲凉寂寥的送别场景:友人乘舟远行,词人伫立江边,春水渺茫,行舟远去,愁云惨淡,小舟渐行渐远,最后惟见比沙鸥还小的点点白帆。作者以景衬情、含蓄蕴藉地将离别时难舍难分的情绪表现韵味十足。;考点 综述;复习 难点; 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就是针对“记叙” “描写”“议论”“抒情”进行鉴赏。要特别关注描写这种表达方式,它包括“白描”“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 表达方式分类 1.记叙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2.描写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往往包括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描写(写景)手法 ;例题分析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杜甫《漫成一首》) 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3.议论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4.抒情 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抒情手法 ;[例1]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早 兴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①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古代诗歌中的“描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分析:(1)找出关键词语进行分析, 如“细微处”表现在动作上可以分析“新脱冬衣”,表现在心理上可以分析“体乍轻”。(2)“表现生活情趣”可 以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诗歌鉴赏“表达方式型”解题技巧;1.重点掌握记叙、描写、抒???三种表达方式的方法与技巧。 2.贴近诗歌语句作答。 如上面[例1]就是结合具体诗句来分析作答的。解答时要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如[例1]中的动作和心理分析,要靠合理的联想与想象才能来完成。 3.要联系整首诗的感情作答。 如[例1]是分析型题目,在最后要有一句表达作者情感的点睛句。; 答题步骤 (1)明确答出手法的名称; (2)具体分析该手法在作品中是如何运用的; (3)指出运用该手法所起的作用? ;思考:王维的山水诗有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寓动于静”或“动中显静”请就此诗做简要的分析。;当堂练习(2013年重庆卷) 1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鹧鸪天 酬孝峙① [清] 钱继章 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杖,戏临罾②。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③未解池亭署,捧出新词字字冰。 (1)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4分) ;;作业;第二课时 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古人十分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 比喻、比拟、起兴使描写的事物更为形象生动; 夸张、衬托、设问、反问突出诗的主旨; 通感、借代、双关、叠词、对偶、反复使诗中字句更为精巧。;二、修辞手法分类 1.比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 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 形象化的作用。;2.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整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本体。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3.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4.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 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 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5.比拟 把物当做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做物来描写叫拟物。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 物、事表现得 更形象、生动的作用。;6.设问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诗;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7.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