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狭缝宽度(通带宽度)的选择
1.3 碳化反应 一些金属氧化物不是被还原为金属原子,而是形成高温碳化物。 MO(s) +C ﹦ MC(s) +CO 如W,B,Nb,Si,Zr,Hf,Ta,V等。这些元素用石墨炉测定时往往误差较大,甚至不能测定。 *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 2.工作条件的选择 2.1 位置调整 通常,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都配备自动进样器,这是因为石墨炉的进样量很少,手动进样往往因为进样位置发生改变而使测试精度大打折扣。 在测试之前,须对自动进样器进样针的各个动作所到的位置进行调整,如取样时,进样针应正确地插入盛样杯中,往石墨管进样时进样针应正对石墨管的进样孔,插入石墨管时插入的深浅应合适,等等。然后将光源(元素灯与氘灯)和“吸收池”(石墨管)的对光调好。 *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 特别是对于在进行火焰原子吸收和石墨炉原子吸收测试之间须进行两套原子化系统切换的光谱仪更应在切换后进行仔细调整。 2.2 进样量 在进行石墨炉测试时,进样量的多少会影响测试的品质。进样量太少会影响吸光度,测试精度不够。但过多的进样量会使吸光度超出线性范围,同时记忆效应增加。对于液体样品,一般进样量为几~几十mL,通常为20~30mL;对于固体样品,一般零点几~几mg。这对于一些珍贵样品是非常合适的。 *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 2.3 干燥温度及时间 干燥温度依溶剂而定。一般在溶剂沸点偏上。如水溶液,温度选择在110℃左右,MIBK溶剂(b.p. 117℃)选在为115~120℃左右。干燥时间依样品加入量而定。经验是加入体积(mL)的1.5~2倍(秒)。如10mL样品一般干燥15秒,但如果样品加入量越多,相应倍数就应降低。如加入100uL样品,干燥时间有60秒就足够了。现在有很多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设有两段或两段以上干燥方式。这样第一段升温可将温度设在略低于溶剂的沸点,以防止由于溶剂爆沸 *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 使样品飞溅,第二段升温则设在高于溶剂的沸点,以尽可能地使溶剂挥发。另外,固体样品的干燥时间一般很短,固体生物样品或易吸潮的固体样品应适当延长干燥时间。 2.4 灰化温度及时间 灰化的目的是使样品的基体尽可能地挥发,以排除由于形成的烟雾、分子吸收对下一步的原子化过程的干扰。因此希望灰化温度足够高,灰化时间足够长;但是这又往往会造成待测元素也被挥发而丢失,因而又希望灰化的温度尽可能低, *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 灰化时间也尽可能短。如何才能得到最佳的灰化温度和灰化时间呢?最实用的解决方法就是做灰化曲线。方法是,先确定某一灰化时间,选择不同的灰化温度,测定不同灰化温度灰化后待测元素的吸收值。理论上,低于某一温度灰化后,由于待测元素很少丢失,吸收值保持不变;高于该温度时,由于待测元素产生丢失,吸收值会有所下降,温度越高,下降得越厉害。这一转折温度就是最佳灰化温度。同样方法也可以在最佳灰化温度下找出最佳灰化时间。 *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 灰化温度曲线 灰化时间曲线 *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 这种方法费时、费样品,但对于一个初学者或对基体一无所知的样品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但也有下列指导性方法: 基体比待测元素易挥发 一般情况下,有机样品或生物样品属于这种情况。虽然有些生物样品基体很复杂,但它们较易被灰化除去,若测定的待测元素不易挥发,可使灰化温度高一些,灰化时间也可长一些。以便使基体尽量灰化除去。如测定Fe等。 基体比待测元素难挥发 在这种情况下,可使升温过程跳过灰化阶段,即在干燥阶段之后就原子化,或者选择较低的灰化温度和较短的灰化 *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 时间。原子化的温度也应低一些,因为待测元素易挥发,并且由于灰化不彻底或根本就没有灰化,样品中存在着大量的基体。过高的原子化温度会产生大量的基体干扰。如测定Pb等。 待测元素与基体的挥发温度相近 这是最难选择的,无论选择何种灰化温度和原子化温度,都会使待测元素丢失或产生基体干扰。这时在加入样品前可加入适当试剂(改进剂),使待测元素生成新的化合物或使基体发生化学反应。使两者的挥发温度有所差别,再根据上述两种情况,选择较高的灰化温度或较低的灰化温度,还可采用氘灯扣背景降低基体的干扰。 *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 2.5 原子化温度及时间 原子化的最佳温度也可通过绘制原子化温度曲线来确定。即取一定体积的标准溶液在某一原子化温度下测定其吸收值,另取相同体积的标准溶液在另一原子化温度下测定其吸收值,作原子化温度对吸收值的原子化曲线。当原子化温度达到某一值后吸收值就不再增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