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必修二-专题四
*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2.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 1.概况:男子:长袍马褂 西装 中山装 女子:旗袍 2.特征:中西合璧,土洋并存。 第二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1.概况: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山装、列宁装、连衣裙;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军装、“干部装”。 2.特征:受政治因素影响,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后,新式新款层出不穷 1.概况:改革开放后,人们对服饰的要求开始由穿得暖向穿得好、穿得时尚、穿得个性过渡,款式新颖的服饰层出不穷,中国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 2.特征:与世界接轨,多彩呈现,由封闭走向开放。 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 1.概况:男子:长袍马褂 西装 中山装 女子:旗袍 2.特征:中西合璧,土洋并存。 第二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1.概况: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山装、列宁装、连衣裙;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军装、“干部装”。 2.特征:受政治因素影响,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后,新式新款层出不穷 1.概况:改革开放后,人们对服饰的要求开始由穿得暖向穿得好、穿得时尚、穿得个性过渡,款式新颖的服饰层出不穷,中国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 2.特征:与世界接轨,多彩呈现,由封闭走向开放。 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 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 1.含义:社会习俗亦称“社会风俗习惯”,是人们自发形成,并为社会大多数人经常重复的行为方式。它是潜移默化的,是特定社会的产物,与社会制度变革有密切关系。 2.表现:近现代社会习俗的变化在婚姻、社会交往、妇女解放等方面均有比较明显的表现。婚姻自主取代了包办婚姻,鞠躬握手取代了跪拜作揖,妇女走出家庭步入了社会。 3.认识:它们折射了近代以来的民主、开放、西化和城市化的社会变迁。 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中餐 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中餐 鲁菜 粤菜 川菜 淮扬菜 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中餐 鲁菜 粤菜 川菜 淮扬菜 西餐 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中餐 鲁菜 粤菜 川菜 淮扬菜 西餐 1.传入时间:19世纪40年代 2.影响: 一些西餐中常用原料进入餐桌 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 3.中西餐饮文化的主要区别: (1)烹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坏境、礼节要求都不同。 (2)中餐追求美味为首要目的,西餐以营养为最高准则。 近代交通工具 种类:自行车、汽车、电车、火车、轮船和飞机都是在近代中国先后出现的交通工具。 出现的时间:除轮船外,大体都出现在20世纪初期。价值:它们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也是近代中国受西方影响的表现所在。 下岬村的居住格局也出现了变化:住宅空间日益私密,房间的称呼日趋现代 1.含义和种类:是服务于社会大众的传递新闻和信息的载体,它包括报刊、通讯社、广播、影视和互联网等媒介。 2.出现的时间:19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人自己办报的历史,中国人自己的广播、电影等出现于民国时期,而电视和互联网则出现于20世纪下半叶。 3.影响:丰富和改善民众的文化生活,传递社会变化的信息,是近代以来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变化的写照。 风尚习俗的变革·剪辫 以下材料是1898年9月康有为递呈给光绪皇帝的奏折: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垂,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者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欧美百数十年前,人皆辫发也,至近数千年,机器日新,兵事日精,乃尽剪之,今既举国皆兵,断发之俗,万国同风矣。且垂辫既易污衣,而蓄发尤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沐难则卫生非宜,梳刮则费时甚多,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遭戏侮,斥为豚尾,出入不便,去之无损,留之反劳。断发虽始于热地之印度,创于尚武之罗马,而泰伯至德,端委治吴,何尝不先行断发哉? ——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1)在材料中,康有为对世界形势的判断有哪些? (2)康有为依据它对世界形势的判断,提出了“辫发长垂”与近代社会格格不入的若干理由,试简要说明。 (3)康有为的主张当时是否实现了?如果没有,则断发易服的风尚变化是何时发生的? (4)联系辫子与近代社会发展的关系,谈谈风俗变迁在社会变迁中的作用。 问题解析: (1)各国交流频繁,世界呈现一体化时代的“尚同”倾向;崇尚机器生产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征信详细版纸质个人信用报告2024年12月必威体育精装版版可编辑带水印模板.pdf
- 备课组长培训会.pptx VIP
-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说课稿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pptx
- 2024 年度民主生活会“四个对照”方面(存在问题、原因剖析及整改措施).docx VIP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常见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ppt实用课件.pptx
- 律师事务所实习指导计划和实务训练情况说明.docx VIP
- 《数学物理方法》PPT课件(全).pptx
- 改色和着色玻璃的熔窑操作..ppt
- 英语听力教程2(第三版)张民伦课后习题答案.pdf
- 课件-3.7 《比较不同的土壤》(共29张).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