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操作规范.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操作规范

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操作规范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附属瑞金医院 消化科 钟 捷 规范化的目的 合理、适时地选择DBE(把握适应症) 提高DBE操作的阳性率(提高阳性率) 减少、避免操作风险(减少并发症) 操作规范涉及的内容 术前规范问题 术中规范问题 术后规范问题 术前规范问题 病人的选择 病人的术前准备 病人的告知与同意 操作医师与助手的确定 操作器械的完好性测试 附件与辅助设备 X线透视准备 DBE操作原理的认知 了解筛选性检查手段的 结果 到手术室去:访问小肠 在动物模型上做 DBE适应症的确立 相对确切的症状提示 -- OGIB 、梗阻等 其他(筛选)检查结果的提示 DBE不是某些疑为小肠病变或症状的 首选 检查方法 病人的选择 相对充分的术前准备 - 腹部手术史(画图) - Hb, Alb, 电解质,心肺功能 - 有梗阻者 -- 肠道准备,病变部位,肠管扩张度, 进镜途径确认 两次检查可能,风险告知 病人的术前准备 肠道准备 术前用药 -- 耐受性评估 特殊个体 出血者: Hb6-8 g/dl 低白蛋白者: 28-30g 梗阻者: 再通后检查 根据部位作准备 操作医师与助手的准备 对DBE的原理与结构有良好的认识 有较熟练的单手内镜操作技术 助手最好是内镜医师 小肠镜操作组 操作器械完好性对操作 成功至关重要 气泵、气囊、气孔道功能完好 外套管: 记录使用次数 (~ 6、8次) 操作器械完好性检查-- 外套管 外套管的使用次数(作好记录) -- 第1-2次: 蒸馏水 -- 3次: 润滑剂(Oliver oil) -- 润滑液体定时注射: 注射泵的应用 (10ml/5min) -- 内镜冲洗勿用生理盐水 附件与辅助设备 活检钳 黏膜下注射针 标记物: 墨汁, ICG, 钛夹 造影剂 EUS设备 治疗性附件 筛选性检查目的和意义 明确病变者 :DBE证实 诊断未明:了解病变特 征、部位 阴性者:DBE的必要性 DBE失败、未完成者的 后续和支持手段 X线透视 并非每例病人都需要 但最好在有X线设备 的地方操作 X线带来好处: 操作更顺利 了解病变特征更容易 更利于减少并发症 术中规范问题 操作中的病人观察 操作技巧与规范 操作中的相互配合 如何对待检查中的阳性 病灶 如何对待检查中的阴性 结果 关于活检 操作中的配合 配合熟练可明显缩短操作时间 配合熟练可明显减少操作并发症 配合熟练可明显提高成功率 操作的基本技巧 了解DBE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操作者与助手的协调,配合 基本技巧 - 滑镜熟练 - 转动并推进内镜 助手配合操作者进镜 滑镜技术 操作的基本技巧(续) 充分取直内镜和套管 进镜困难时多次钩拉内镜:改变肠管排列 变动体位, 辅助加压, 温水(或冰水)放松刺激肠管蠕动 操作的基本技巧(续) 定时注入水或润滑剂: 微量泵 进镜时尽量多吸气:有利于套镜 X线透视:拉直内镜是否足够? A-route时同心圆的构建:成功的关键 操作的基本技巧(续) DBE下的治疗 能开展的新项目和未来的前景 -- 息肉摘除 -- 止血(金属夹, APC,电凝) -- 水囊扩张 -- EUS -- 黏膜下注射(标记物及其他) -- 困难的大肠镜 -- 毕II式ERCP 操作的基本技巧(续) 单、双气囊电子镜(结肠镜、小儿内镜) 单气囊 - 单内镜气囊(困难大肠镜、十二指肠) - 单外套管气囊(治疗:结肠EMR、ESD) 双气囊 - 大肠镜、小儿内镜、其他镜种 小肠镜的操作技巧? 一切尽在不言中 一切尽在实践中 50例左右的学习曲线 如何对待操作中发现的阳性病灶 它是导致症状的病因吗? 它是单发还是多发的 它是内科or 外科性疾病? 病理活检需要吗? -- 有外科指征的并不需要活检 -- 血管性病变者不能活检 -- 内科疾病诊断肯定者并不需要活检 -- 可少做者不要多做 需要辅助诊断方法吗? 如何对待操作中发现的阴性病灶 病变真的在小肠吗? 检查时机的掌握 检查是否仔细,全面 -- 退镜时观察要更细致 -- 8%-10%的诊断是在退镜时明确的 检查的首选途径的正确性: 在筛选性检查上化大力气 完成双侧检查的必要性 -- 有器质性症状者必要性更强 检查深度 依据黏膜皱襞:欠准确 腔内造影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