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离太阳最近的树(定)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着的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感情和对保护生存环境的忧患意识。
2.理解文章融平静的叙事、描写于一体,寄寓丰富而深刻的思想的写作特色。
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4.掌握速读的要领,能够在快速阅读中迅速找出关键词、中心句。
【教学重点】
1.体会文章蕴涵的深刻主旨。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融平静的叙事、描写于一体,寄寓丰富而深刻的思想的写作特色。
【教学方法】 电教法、导读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展示青藏高原(阿里)的风光,引出高原上唯一的绿树——红柳——“离太阳最近的树”。
导语:这里是地球的第三极,是海拔最高的地方。这里是沙漠和戈壁的世界,这里高寒缺氧,“鸟兽绝迹、驼马遁形”。然而,即使是在这里,也曾有生命昂然不屈,那就是西藏阿里唯一的绿树——红柳——“离太阳最近的树”。
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毕淑敏,女,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文学硕士,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红处方》、《预约死亡》,长篇小说《血玲珑》等。
字词音、形、义【PPT】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欣赏配乐朗读并有感情自读
1.离太阳最近的树是什么?---红柳
2.文章段落分层
第一层(1-2)描写红柳的生长环境及其外在的美
第二层(3-18)叙写红柳遭受毁灭的情形,赞颂红柳为人类作出的贡献及内在美。
第三层(19-21)描写红柳被砍伐后的情景,抒写了对高原生存环境的担忧。
精读课文,探究学习
(一)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离太阳最近的树是什么树?其生长环境如何?
环境恶劣: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5000米
冰峰林立,雪原寥寂 在荒漠的皱褶 酷寒和缺氧
2.红柳有什么样的特点?找出描写红柳形象的语句,并说说它们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他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酷寒和缺氧微笑。”
3.作者写道:红柳丛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微笑”一词用得好吗?为什么? ---“微笑”一词拟人手法写活了红柳树面对酷寒和缺氧那种从容不迫、怡然自得的神态,生动表现了其顽强的生命力和乐观精神。
4.“我骑马穿行于略带苍蓝色调的红柳丛中,曾以为它必与雪域永在。”
为什么说是“曾以为”?
---“曾以为”暗示了红柳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二)阅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
1.人们为什么要挖掘红柳?
“你要吃饭,对不对?饭要烧熟,对不对?烧熟要用柴火,对不对?柴火就是红柳,对不对?”
“红柳是不要钱的,你算算这个账吧”
问:你怎么看待司务长这笔账?
明确:司务长那副义正辞严、理直气壮的情态,反衬了人类挖掘红柳的可悲。人们不仅亲手毁灭了这高原上唯一的绿树,破坏了生态平衡,还理直气壮,振振有词,认识不到自己行为的可悲。
----美被毁灭,可悲!
毁灭美而不自知,尤其可悲!
为了挖红柳,人们动用了什么工具!请在文中找出记叙、描写人们如何挖红柳的句段。
(1)“挖红柳的队伍,带着铁锨、镐头和斧,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2)“把红柳根从沙丘中掘出,蕴含着很可怕的工作量。”
(3)“人们要先费几天的时间,将大半个沙山掏净。”
(4)“掏挖沙山的工期越来越长,最健硕有力的小伙子,也折不断红柳苍老的手臂了。于是人们想出了高技术的法子——用炸药!”
3.作者用大量笔墨渲染红柳挖掘场面用意如何?
关键词(特点) 作用 队伍 浩浩荡荡 衬托红柳顽强的生命力 工具 铁锨、镐头、斧、高技术的炸药 工作量 可怕 工期 几天时间、漫长 突出人类破坏自然的可怕、可悲 劳动力 最有力气的男子汉,最健硕有力的小伙子
---工作量越大,工期越长,劳动力越健硕,越衬出红柳的顽强。
---队伍越庞大,工具越先进,越显示人类破坏自然的可怕和可悲。
4.红柳通常长在哪里呢?对于生长的环境来说,它有何存在意义?
长在沙丘顶上,因为有了红柳,固住了流沙,最后聚成了一座沙山。
5.红柳树可以固沙是因为她的根系,她的根系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请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它的根像一柄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
“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粘结得如同钢筋混凝土。”
“金红的火焰中,每一块红柳根,都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一颗傲然不屈的英魂。”
讲解:以上3句运用比喻,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活灵活现地展现了红柳顽强的生命力和伟大的力量,描绘了红柳傲然不屈的形象,字里行间熔铸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