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语文模块突破复习14--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地含义.ppt

2011年高考语文模块突破复习14--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地含义.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古代诗文阅读 导语   古代诗文,一部积淀厚重的文化史,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幅常赏常新的水墨画……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流传下无数历经千年而不朽的名文诗句,这是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语文学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这方面知识的考查是历史的要求,加强古诗文方面的阅读鉴赏更是备考的需要。 本部分考查的具体内容如下: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5.筛选文中的信息。 6.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7.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8.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 技巧。 9.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点一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20页 2010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理解)。 此考点可作如下方面的理解: 1.所谓“理解”,实质上就是依据上下文(语境)来判断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 2.所谓“常见”,所考查的文言实词大部分出在《新课程标准》规定的120个 “重点掌握的常见文言实词”中。 3. “文言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 4. “在文中的含义”就是判定一个文言实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一个文言实词如果脱离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它的含义就无从谈起。 纵观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其考查特点具有以下几个方面: 分析试题要求辨析的实词可以发现,考查比较多的是一词多义,其次是古今异义词,所考查实词基本在语文教学大纲要求的120个实词范围内,但也有例外。特别是2009年对实词的考查呈现以下特点: 1.考查以单音节词为主。这与文言文的特点是一致的,文言文中的词语也是以单音节词为主。 2.考查的对象为常见常用词。120个实词,不是个个都考,考查的都是常见常用的。这就提醒我们在学习古文时,要注意出现频率较高的实词。 3.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古今异义都有涉及。实词的考查,一般以考查一词多义为主,同时涉及对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的考查。如2009年广东卷第5题中的A项“奇”便是考查的“意动用法”,以……为奇。又如2009福建卷第2题中的C项, “县吏怪其意气”中的“怪”,不是“责怪”的意思,而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怪”。 4.考查形式依然以选择题为主。近三年各地高考卷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只有上海卷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其他地方的试卷基本还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对实词进行考查。 由此我们可以预测:大纲中规定的120个常用实词,考查的对象依然是以常见常用实词为主,考查形式以选择题为主。 纵观这些年的高考试卷,对于文言实词这一知识点的考查都保持了相当的稳定性、一致性,预计2011年的高考在这一考点上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20页 本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通假字等。 一、一词多义 古汉语以多义词为主,很多文言词具有两个以上的义项。一般地说,各义项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在备考过程中,一要掌握一个词最常见的几个义项,建立某个词的词义系统,全部了解其意义,并把握好意义的运用环境。二要因文定义,根据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来确定其意义。可先对句子进行语法分析,了解这个词在句中的语法位置,看看其充当的成分,然后根据这个词和其它词构成的语法关系来推求它在句中的含意。如: (1)蚓无爪牙之利。“爪牙”在本句中是基本义。 (2)祈父,予王之爪牙。“爪牙”在本句中是比喻义,比喻得力的帮手和武士。 (3)被发行吟泽畔。“畔”在本句中是引申义,“旁边”。 (4)亲戚畔之。“畔”通“叛”,假借义,“背叛”。 下列句子中对“逐”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秦失其鹿,天下共逐(驱逐)之 B.齐师败绩,逐(追击)之 C.非秦者去,为客者逐(放逐) D.一兔走,百人逐(追赶)之,非一兔也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典型的一词多义现象。C项考查的是“逐” 的被动意义,“被放逐”。 【答案】 C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文档评论(0)

xyl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