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异化劳动到物史观.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异化劳动到唯物史观 异化理论是马克思早年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工具,马克思用它来概括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及劳动本身的关系。异化劳动学说中突出的人本主义思想,与历史唯物主义间究竟有何关系,以及前者如何促进后者形成,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下文将对此进行简要介绍与分析。 马克思之前的异化理论 在各种社会理论中,异化的基本含义是:主体活动结果创造出的客体,离开主体而独立,又和主体相对立并支配主体。从词源上看,异化的德文词entfremdung是英文词alienation的翻译,而alienation又来自于拉丁文alienatio。在神学和经院哲学中,alienatio意指:1、人在默祷中精神脱离肉体而与上帝合一;2、圣灵在肉体化时,因顾全人性而使神性与人性分离。可见,异化从词源上讲就包含着分离、对立的涵义。异化作为一种社会理论,是在文艺复兴以降的近代西方哲学中逐渐形成的。社会契约说明确将异化规定为一种损害个人权利的否定性活动,即权利的放弃或让渡。荷兰法学家格劳修斯(1583~1645)是在此意义上使用用拉丁文alienatio的第一人。霍布斯与洛克并未使用这个概念,但他们用别的概念表达了与此相似的思想。卢梭在著作中多次使用distance(间隔)、oppositionnel(异己)、objectivation(对象化)和aligner(疏离)等词,,,,在黑格尔哲学中,异化、外化和对象化三个词的含意是相近的。,,,,,,,理念是界的本原,界是理念的产物。理念在逻辑阶段是纯粹的、抽象的,而抽象的理念是不实在的。因此,理念为了实现自己就必定要扬弃自身的抽象性,马克思劳动作为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本质,但在发生了异化表现劳动产品与劳动相异劳动者的产品变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他能够占有的对象就越少,而且受到他的产品的即资本的统劳动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是人的内在本性,但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成为外在人的东西,劳动者不能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他在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的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类本质,这种类本质通过对象化,即通过实践改造对象世界,改造自然界创造物质产品而得到确证。由于劳动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人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尊严,导致劳动者与他的类本质相异化。劳动对于劳动者来说,只是单纯谋生手段,类似动物的求生本能活动,从而成为异化的人。由于人的自我异化,导致人和人的关系相异化。这在资本主义社会表现为工人和资本家的对立。总之,通过异化的、外化的劳动,工人生产出一个跟劳动格格不入的、站在劳动之外的人同这个劳动的关系。工人同劳动的关系,生产出资本家同这个劳动的关系。这表明,马克思透过人与物的关系,看到了人与人的关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并把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归结为剥削者和被剥削者的经济关系。人在物质生产过程中,不仅生产出和自身对立的产品,而且生产出有权支配自己的人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形式造成了人的全面异化。CeorgLukacs,1885-1971,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维绕这些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给与异化概念的那种突出地位,往后并没有再度出现马克思的著作中,这一事实促使某些分析者得出马克思在后来已经放弃了这个概念的结论。这个方面的观点以法国思想家阿尔杜塞(Louis Althusser,1918—1990),,,, 以斯大林为代表的前苏联官方与知识界,同样把前后期的马克思割裂开来。认为《巴黎手稿》是马克思不成熟时期的著作,马克思此时还是一位费尔巴哈人道主义者,异化劳动论是马克思人道主义唯心史观的集中表现,对《手稿》基本持否定态度。苏联学者普遍把1859年马克思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奉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总纲领和经典,认为马克思关于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论述是马克思哲学的核心内容。斯大林1938年为《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明教程》写的4章2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简单机械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划分为辩证方法、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原理推广去研究社会历史生活,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就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原理,只字不提马克思以人为本的理论。 这样,我们就看到了两个马克思的形象,一个是青年时期的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一个是“成熟时期”的科学的马克思。前者倾向认为为马克思哲学是抽象的人道主义价值观和抽象的人本主义本体论的哲学,后者倾向以为马克思哲学是机械唯物主义的所谓科学的非人的历史唯

文档评论(0)

xyl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