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种植业为主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课件
季风水田农业 3、区位条件 4、生产特点: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地形、气候、土壤、水源) (劳动力、市场、历史、饮食偏好) “一大一小一高三低” 小 结 1、农作物:水稻 2、分布:亚洲季风区 3.2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东亚 东南亚 南亚 【课堂练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农作物以水稻为主,泰国大米连续多年稳居世界销量第一,被称为“世界米仓”。但有农业专家预言,亚洲水稻种植业将面临危机。泰国发展水稻种植业条件优越,计划扩大水稻种植区,增加水稻产量,应对粮食安全危机。 (1)泰国水稻种植的主导因素是( ) A、国家政策 B、高温多雨的气候 C、便利的水陆交通 D、国际市场需求 B (2)试分析亚洲水稻种植业面临危机的原因?(提示:生产特点) (3)增加水稻产量除了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外,还有哪些对策? 加大科技投入,引进优良品种,提高单产;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 耕地面积减少、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 2013年11月21日新华网讯,联合国粮农组织称台风“海燕”不但给菲律宾中部地区的2013年主季农作物生产造成损失,还严重影响了2014年该农作物的种植。各国应立即向受灾地区提供种子和化肥等必要物资,否则灾民可能会面临严重的粮食安全和生计问题。根据材料回答1~2题。 1.材料中的“主季农作物”指的是( ) A.小麦??? B.玉米??? C.水稻??? D.大豆 c 2.下图中a、b、c分别表示农业生产社会经济条件中的劳动力、生产资料、科技投入,则最能代表菲律宾该作物生产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c 谢谢! * * * 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商品谷物农业 季风水田农业 农业地域类型的分析思路 1、主要农作物 2、分布地区 3、区位条件 4、生产特点 一.季风水田农业 1、作物:以水稻为主 产品:大米为主 市场上的大米都来自哪里呢? 亚洲季风区 南亚 东南亚 东亚 2.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 气候 地形、土壤 水源 市场 交通 劳动力 政策 技术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 水稻种植业发源于亚洲,亚洲地区水稻的种植约有7000年的历史。水稻是好暖喜湿,短日照作物,在生长期内要求有较高的气温。水稻又是需水量很大的作物,生长期内需求降水量在750毫米以上,总需水量相当于旱粮的2-4倍 。水稻种植要求田地平整,排灌方便 。水稻种植的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 。 水稻的生长习性 耕田 水稻的生长过程 插秧 育种 喷药 拔草 收割 二、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优势 【探究学习1】看图3.11,完成以下问题: 第一组:季风水田农业形成,与这里的气候有什么关系? 第二组:季风水田农业形成,与这里的地形有什么关系? 第三组: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为什么?这 里有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力条件吗? 第四组:季风水田农业形成还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1、它们共同的气候特点是什么?这与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2、读下面两幅图分析,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与这里的地形有什么关系? 3、读图分析: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水稻种植区与人口的关系。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市场: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 小麦 玉米 水稻 单产(Kg) 248 407 510 主要粮食作物单产量比较 水稻单产高。 第四组:季风水田农业形成还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1.季风水田农业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地形平坦,便于水田管理 居民喜食稻米 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水稻单产高 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水稻单产高 有人说,“亚洲是在最合适的地方种植了最适宜的作物----水稻” 合作探究2 李守田家住在江淮平原上。全家六口人,上有两位老人,下有两个上学的孩子。李某承包了0.5 公顷土地,农活主要由他和妻子来做。(美国一个小农场拥有15公顷土地。)一般情况下,李某用0.3公顷田种双季稻,0.1公顷田种单季稻,0.1公顷田种其他作物。他家每年约收稻谷3800千克(双季稻产量为1050千克/0.1公顷)。在收成的3800千克当中,2800千克留作家庭口粮、饲料用粮,其余的1000千克到市场上出售。 李守田家与另外5家村邻共同购买了一台水泵、一台电动脱粒机。其他小型农具每家自备。令李守田最为头痛的是每年的水旱灾害,每当发生灾害的年份,农田的经济损失就很大。而自己又无力建设水利工程,需要政府大力投资并组织水利工程建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