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文学》第五章 南朝诗文和民歌
第五章 南朝詩文與民歌
南朝歷史與文學概觀
▼南朝歷史(420-589)
宋(420-479)
→
齊(479-502)
→
梁(502-557)
→
陳(557-589)
▼文學特點
ⅰ內容方面,主要反映文人自身的日常生活情趣、周圍環境,及他們所認識到的人生的普遍現象。
一切符合當時審美觀念的物件,都被寫入文學作品。尤其是有關山水自然、有關女性以及男女之情的題材,更得到集中的表現。
ⅱ藝術方面,對形式強烈追求,風格浮華輕艷。
在詩歌領域,產生了詩的格律,詩型也呈多樣化;
在文的方面,魏晉以來駢偶化傾向進一步發展,文章變得更加工整,並在後期逐漸形成”四六文”體制。
第一節 劉宋詩文
《文心雕龍·明詩》:
宋初文詠,體有因革。莊老告退,而山水方滋。儷采百字之偶,爭價一句之奇;情必極貌以寫物,辭必窮力以追新。
? 徹底扭轉東晉以來因玄學侵入文學而导致的文學枯寂現象
(1)從題材來說,繼承東晉後期文學的趨勢,從玄言詩風的籠罩下擺脫出來,掀起山水文學的新潮,代表人物是謝靈運;
(2)從語言、修辭來說,是繼承從曹植到陸機、張協的傳統,追求文辭的典雅華美,和狀物的工巧刻煉,並多用對偶,代表人物是謝靈運和顏延之。
一、謝靈運
1、生平家世
385—433,祖籍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附近)人。出身於東晉顯赫的謝氏族家族。年輕時即襲封康樂公,故世稱謝康樂。
門第既高,天資過人,任性坦率,為人高傲。
“博而無檢”(《南史》)
2、山水詩
◆謝靈運完成從玄言詩到山水詩的轉變,是中國文學史山水詩的奠基人。
(1)藝術成就
①善於細緻入微地描摹山水景物,營造清新自然、生動鮮明的畫境。
《登池上樓》【作品選,P350】
鮑照《南史·顏延之傳》 “謝五言如初發芙蓉,自然可愛。”
?謝詩之自然與陶詩之自然:
陶詩的自然是心靈的自然流露,其寫景在於寫意;謝詩的自然是客觀自然的摹寫,其寫景在於摹象。
②講究語言的藝術技巧,善於錘煉字句,重辭采,講對偶,求新奇。 岩峭嶺稠疊,洲縈渚連綿。白雲抱幽石,綠筱媚清漣。 (《過始寧墅》)→前兩句寫舟行江中所見遠景,是一種掃描式的寫法;後兩句則是定點式的寫法,一個”抱”字,一個”媚”字,賦予自然以生趣和感情。(2)缺陷 ①構思模式化,結構較單一:往往是先敍事,次寫景,最後說理。 ②過分雕琢、追求新奇,使其詩生硬晦澀,多名句而少名篇。 3、樂府詩 《東陽溪中贈答》 可憐誰家婦,緣溪洗素足。 明月在雲間,迢迢不可得。 →語言淺切委婉,後二句的比喻很貼切。
二.顏延之
384—456,字延年,琅琊臨沂(今屬山東)人。先仕于晉,宋文帝時官至光祿大夫,故又稱”顏光祿”。與謝靈運齊名,并稱”顏”。顏詩多應酬唱和之作及擬古樂府,語言艱深,喜鋪陳,重藻飾,好用典和對偶句,形成繁密深重、華美典雅的風格 。
清光緒十八年善化章氏
經濟堂刊《顏光祿集》
《五君詠》頗不同。詩詠 ”竹林七賢”中除山濤、王戎外的五人 ,實以自抒胸懷,文辭質樸簡練,風調激切剛勁。
中散不偶世,本自餐霞人。形解驗默仙,吐論知凝神。立俗忤流議,尋山洽隱淪。鸞翮有時鎩,龍性誰能馴!
→詩寫嵇康的人格,也寫自己的志趣。結末振響,意氣慷慨。
三、鮑照
1、生平
約414—466,字明遠,東海(今江蘇漣水人 )。與謝靈運、顏延之並稱為”元嘉三大家。
出身寒微,自稱“孤門賤生”“負鍤下農”。才秀人微,沉淪下僚,作品充溢不平之氣。樂府詩成就最高。
2、詩作
(1)思想內容
①反映社會不公,抨擊門閥制度對寒門之士的壓抑,抒發憤世嫉俗之情和懷才不遇之慨。
《擬行路難》(其四、六)【作品選,P362】
【《行京口至竹裏》】高柯危且竦,峰石橫複仄。複澗隱松聲,重崖伏雲色。冰閉寒方壯,風動鳥傾翼。斯志逢凋嚴,孤遊值曛逼。兼途無憩鞍,半菽不遑食。君子樹令名,細人效命力,不見長河水,清濁俱不息。
②抒寫百姓疾苦,反映統治者橫徵暴斂,揭露社會黑暗。
【《擬古》其六】 束薪幽篁裏,刈黍寒澗陰。朔風傷我肌,號鳥驚思心。歲暮井賦訖,程課相追尋。田租送函穀,獸槁輸上林。河渭冰未開,關隴雪正深。笞擊官有罰,呵辱吏見侵。不謂乘軒意,伏櫪還至今。
→ 與《詩經·國風》及漢魏樂府民歌的現實主義傳統精神一脈相承。
③描寫邊塞戰爭、反映征夫戍卒的生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