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工建地质学》孔宪立_石振明 第二章.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建地质学》孔宪立_石振明 第二章

第二章 岩石的成因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之上);化学元素; ;晶体与非晶体;2.1.2 矿物的物理性质 (一)颜色 颜色是鉴定矿物的重要特征之一。根据矿物呈色的原因,分为自色、他色和假色三种。 (二)条痕 条痕就是矿物粉末的颜色,将矿物在未上釉的瓷板上进行刻划,其留下的粉末痕迹就是条痕。; (三)光泽 光泽是矿物表面对光线反射所呈现的光亮。 (四)硬度 矿物抵抗外力摩擦或刻划的能力称为硬度。 ;(五)解理和断口 矿物受外力作用后,沿着一定方向的平行面裂开,这种现象称为解理,裂开后形成的光滑平面则称为解理面。而破裂成不平坦、不规则的断面,则称之为断口。 ; 断口可按形状分为: 贝壳状、锯齿状(纤维石膏)、参差状(黄铁矿)、土状(高岭石)及平坦状(蛇纹石).; 造矿矿物:组成固体矿产资源。 造岩矿物:组成岩石的主体矿物。共8种。 暗色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 云母。 浅色矿物:长石类(Ca、Na、K长 石)、 石英、方解石。; 岩石 是一种或几种矿物组合而成的自然集合体。岩石都有一定的矿物组成,结构和构造。 自然界的岩石 按成因 可分为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2.2.1 岩浆岩;岩浆岩是地球内部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岩石。 岩浆岩的类型: ;岩浆岩占整个地壳质量的95%,是组成地壳的主要岩石; 岩浆岩的结构:指岩石中矿物的颗粒大小、结晶程度与结合方式 .; 岩浆岩的构造: 指岩石各组成矿物的排列方式和填充方式所赋予岩石的外貌特征。 ;主要的岩浆岩 ;2.2.2沉积岩;沉积岩是各种地质沉积物(早期岩石风化物、生物残体等)经搬运、沉积、压实、胶结硬化而形成的岩石。一般分为机械沉积岩、化学沉积岩和生物沉积岩三类。;;; ;2.2.3 变质岩; 变质作用——岩石基本上在固态下,由于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 ,发生成分、结构、构造等变化的地质作用。 变质岩 —— 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引起变质作用的因素 1、温度 温度的改变是引起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来源于地热、岩浆热。 2、压力 (1).静压力:随深度增大上覆岩层的重力增大。 (2).构造应力: 构造应力可以理解为定向压力,构造运动产生侧压力。 矿物在这种定向压力下重新结晶,新生成的片状、柱状矿物的长轴便垂直压力方向而排列,于是形成了岩石的片理构造。 ? 3、具有化学活动性的流体 以H2O,CO2为主,一方面可以作为化学反应的媒介,。 化学活动性流体的参与,大大加快变质作用的进行。 ;(2) 变质岩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二、变质岩的结构   1.变余结构   2.变晶结构   3.压碎结构 变余结构--变质较轻时,残留下来的原岩结构。如变余粒状结构, 变余花岗结构。 变晶结构--在变质过程中矿物重新结晶所形成的结构。 碎裂结构(碎裂岩、糜棱岩)。;三、变质岩的构造   板状构造 矿物颗粒很细小,常出现较为平整的破裂面   千枚状构造 矿物颗粒很细小,可劈开成薄片状   片状构造 细粒到粗粒片状或柱状矿物定向排列, 可劈开成薄 片状   片麻状构造  ???块状构造 ;2.3 地质年代及其特点;2.3.1 地质年代的划分 绝对地质年代 是指地层形成到现在的实际年数,是用距今多少年以前来表示,目前,主要是根据岩石中所含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来确定。 相对地质年代 是指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和地层的相对新老关系,是由该岩石地层单位与相邻已知岩石地层单位的相对层位的关系来决定的。 ;相对地质年代 (1) 沉积岩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 a)地层层序法 地层层序法是确定地层相对年代的基本方法。 ;地层新老关系的确定; b)古生物法 地质历史上的生物称为古生物。 ;;地层对比;;(2)岩浆岩之间的接触关系;(3)沉积岩和岩浆岩之间的接触关系;2.3.2 第四纪地质特征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