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成才之路 人教版》2015一2016学年高中语文课件 先秦诸子选读 第6单元 第1课 兼爱.ppt

《成才之路 人教版》2015一2016学年高中语文课件 先秦诸子选读 第6单元 第1课 兼爱.ppt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成才之路 人教版》2015一2016学年高中语文课件 先秦诸子选读 第6单元 第1课 兼爱

晚晴 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这一联不仅交代了诗人兴发的地点、时间,而且透露了诗人的心绪,定下了全诗的基调。接下来,诗人从各个角度选择最能表现南方晚晴特征的景物,罗织成生动形象的复合画面。他不像李白那样选择高山、大河等壮阔的景物,而是选择不被人注意的却能表现性情的客体。“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幽草”是生长在幽僻处的小草。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思想,使他发现了天意和人事的契合点,同时也发现了自己。小草没有花香,没有树高,容易被人遗忘,然而上天是疼爱它的。“晚晴”,尽管写迟暮,作者却有一种偏爱。着一“重”字,有相当的感情分量。 对“晚晴”尚且如此,何况旭日东升的早晨!这正表现了作者此时此刻热爱生活的心态。这里,我们又自然联想到诗人在《乐游原》中写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名句。这两句虽然赞美夕阳,但却有嗟叹感伤的成分。而“人间”句只是珍重这个“晚晴”,并不理会它的短暂,更多地表现出乐观的态度。把《晚晴》和《乐游原》合看,则能比较全面地了解诗人。“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此联承首句,写远眺,写近观。晚晴之后,云收雨住,空气清新,加之夕阳返照,这一切合成了眺望者拓展视野的条件。诗人在高阁之上远望,顿觉天低地阔,心旷神怡,回头察看,楼阁上的小窗透过一缕斜阳,屋室显得更明亮。 试想,诗人的心胸该是何等开阔明朗!“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越鸟”用古诗“越鸟巢南枝”之意,“巢干”暗示着“晴”字,“鸟归”暗示着“晚”字,正好收拢到题目上。飞鸟归巢迅捷轻快,既写晴,又写喜晴。诗人在郑亚幕府,有了依托和归宿感,用这种心境观照自然,也是合情合理的。 李商隐的诗歌,在情韵方面,达到唐诗的极致。构思新巧,包藏细密,意境朦胧,诗味浓烈。这首诗抓住晚晴时刻的自然景色,表现诗人独特的生活体验;与人生态度的联系,在似与不似之间,虚实相生,耐人寻味。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A.“悼”有“担心、悲伤、悼念”几种义项,根据语境,应该是“担心”的意思。B.根据语境,解释为“停止”正确。C.“审”有“详细、确实、清楚”几种义项,结合句意推断,这里是“确实”的意思。D.“赍”,联系《孔雀东南飞并序》中“赍(赠送)钱三百万”中的“赍”,推知解释正确。 【答案】 A 1.学习文中所涉及的典型实词、虚词和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了解墨子对人世间种种祸害、篡夺、仇怨、憎恨产生的原因的思考,以及对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方法的思考。 3.体会“兼爱”的思想内涵,进一步思考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3.一词多义 1.在墨子看来,“天下之害”是如何产生的? 文章第二段具体考察了“天下之害”产生的原因:“然则察此害亦何用生哉?以不相爱生邪?”“何用生”可以理解为何生、因为什么产生。对天下人有害的方面是因为什么产生的呢?是因为人们不相爱产生的吗?由此很自然地过渡到下一层意思。墨子先肯定了这些对天下人有害的方面是由人们不相爱产生的,之后这样说:“今诸侯独知爱其国,不爱人之国,是以不惮举其国以攻人之国。 今家主独知爱其家,而不爱人之家,是以不惮举其家以篡人之家。今人独知爱其身,不爱人之身,是以不惮举其身以贼人之身。”由于只知道自爱而不相爱,所以诸侯不忌惮发动他自己的国家来攻打别人的国家,卿大夫不忌惮发动自己的食邑来夺取别人的食邑,人们不忌惮运用自身的力量来贼害别人。“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 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众必劫寡,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只知道自爱而不相爱造成了种种事端:国家与国家在郊野里打仗,卿大夫与卿大夫互相夺取食邑,人与人互相残害,君对臣不仁爱而臣对君不忠诚,父对子不慈爱而子对父不孝敬,兄弟之间不和睦不协调,天下力量大的控制力量小的,人多的抢夺人少的,富有的欺负贫穷的,地位高的瞧不起地位低的,不诚实的欺骗敦厚的。墨子下结论说:“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意思是说,天下所有的祸害、篡夺、仇怨、憎恨,它们所以发生,都是因为人跟人不相爱,因此有仁德的人反对它。 2.如何改变“天下之害”? 既然知道了对天下人有害的方面,也知道了这些方面产生的根源,并对它持反对的态度,那么就应当考虑改变的措施了:“既以非之,何以易之?”既然已经反对它(“不相爱”)了,那么拿什么改变它呢?由此又很自然地过渡到下一层。墨子说:“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兼相爱”就是普遍地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互相爱(简言之即“兼爱”),正好跟只知道自爱而不互相爱的做法相对立。“交相利”就是互相使对方得利。对墨子来说,“交相利”是跟“兼相爱”密切联系的,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