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成语:中华文化微缩景观》ppt
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自相矛盾;负荆请罪;;功德无量 立地成佛;;一、成语的来源;成语的来源
1.神话传说:
2.寓言故事:
3.历史故事:
4.文人作品:
5.外来文化:;
;二、成语的分类与文化;1、成语与自然文化
江山如画
——对美好的山川大地的讴歌
凄风苦雨
——对险恶自然的由衷敬畏
傲霜斗雪
——对自然的精神气节的歌颂
这类成语让我们感受到古人在探索自然、战胜困难的过程中那细腻的情怀,勇毅的精神。
;2、成语与服饰文化:;3、成语与建筑文化 :
“雕梁画栋”
——有雕刻和彩绘装饰的栋梁,形容建筑物富丽堂皇。
“曲径通幽”
——强调幽深曲折以通佳境,所谓“景贵乎深,不曲不深”。
中国古代的楼台宫室建筑,不仅突出地表现了古人在建筑设计上的审美追求,也反映了等级制度和经济地位上的鲜明不同。
;4、成语与文学艺术:
“烘云托月”
—??作画的一种技法。比喻从侧面加以点染或描写,从而衬托主要事物的一种表现手法。
“入木三分”
——形容书法笔力遒劲,功力深厚。
“阳春白雪”、“下里巴人”
——我国古曲的曲目。;5、成语与教育:
因材施教 青出于蓝
循序渐进 言传身教
这些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语言以其珍贵的精神营养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6、成语与爱情;7、成语与做人:
高风亮节 浩然正气
光明磊落 两袖清风
;8、成语与科学:
炉火纯青 钻木取火
水滴石穿 病入膏肓;9、成语与礼俗:
彬彬有礼
礼尚往来
五体投地
入土为安;成语与文化;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勤劳勇敢、富有智慧的民族,这在成语中有集中的体现,如:
“愚公移山” “废寝忘食”
“夜以继日” “披星戴月” ;
“赴汤蹈火” “临危不惧”
“视死如归” “大义凛然” ;
“高瞻远瞩” “过目成诵”
“心灵手巧” “远见卓识”。;三、成语游戏;用十二属相填成语;填成语,记市镇 ;填成语,猜谜语;猜谜语:
哑巴说话(打一成语)
二四六八十(打一成语)
举棋不定(打一成语)
滥竽充数(打一成语)
;看图猜成语:;成语谜语;根据诗词句猜成语:;(二)抢答题
1、相逢何必曾相识( )
2、卷我屋上三层茅( )
3、两个黄鹂鸣翠柳( )
;成语之最;说成语,对对子;活动二:帮成语找朋友。;游戏二:帮成语找朋友。;成语接龙;惊天动地——地动山摇——摇头晃脑——脑满肠肥——肥头大耳——耳提面命——命在旦夕——夕阳西下——下不为例——例行公事——事在人为——为富不仁——仁至义尽------尽人皆知;;一马当先 二龙戏珠 三言两语 四分五裂 五湖四海 六神无主 七嘴八舌 八面玲珑 九牛一毛 十全十美 ;
1.约定俗成 :
2.修辞作用 :
3.文言特点
①宾语前置:
②词类活用:
③状语后置:
④成分省略:
⑤互文:
4.结构多样; 读下面一段话,看看什么地方能换上成语,并读一读句子,看看句子有什么变化?;成语的结构;;五、成语的运用;五、成语的运用;4.注意语体色彩(得体)。如:您刚刚乔迁新居,房屋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5.注意辨析成语。如“不胫而走”和“不翼而飞”。 此外,还有大量近义成语,往往有细微差别,使用时要格外注意。
6.弄清成语的字面义、引申义或比喻义。字面义是成语的基础,引申义和比喻义都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有的成语可以望文生义,如“目无全牛” 。有的成语意思不止于字面意义,还应深入一步。如“粗茶淡饭” 、“叶公好龙”等。;去伪存真
懈 击
1、无鞋可及 步步为赢
咳不容缓 随寓而安
2、一箭钟情 快治人口
弄巧成桌 衣衣不舍
3、骑乐无穷 麻麻糊糊
知梳打理 无胃不治
;换然一新????
变本加利
再接再励??????
不记其数?
走头无路??
汗流夹背
挤挤一堂????
鬼计多端???
轻歌慢舞 ??
来势凶凶
免为其难????
弱不经风
直接了当
??;注意:;成 语 使 用
常 见 错 误;成语使用中的常见错误;;例1、泰山确实很高。孔子尚且发出“登泰山而小鲁”的感叹,杜工部吟出“一览众山小”的绝唱,何况我等凡夫俗子呢?登上泰山绝顶,自然免不了登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