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我学国文经验》.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学国文经验》

《我学国文的经验》 周作人 一、作家简介 周作人(1885-1967),浙江绍兴人,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翻译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1906年考取官费留学日本。 1917年春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兼国史编纂处纂辑员。五四时期任新潮社主编,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五四后,任《语丝》周刊主编和主要撰稿人之一。1937年出任伪南京国民政府委员、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兼教育总署督办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职于人民文学出版社,从事日本、希腊文学作品的翻译。 一、作家简介 理论文章《人的文学》、《平民文学》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散文集《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谈龙集》、《谈虎集》、《看云集》、《知堂文集》。 诗集《过去的生命》 1、每段段落大意? 2、第二段分四个层次,如何分,每个层次写什么? 3、他给大家介绍的学习国文的经验到底是什么? 二、文本赏析 (一)文章相关介绍 此文是1926年应杂志之约所作,先收入《谈虎集》(1928),后又收入《知堂文集》(1933)。本文在《知堂文集》中排在第三,是作者作为“过去的生命”的重要一环之记录,留与世人的。 二、文本赏析 (二)对自己的国文经验先抑后扬,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1、抑: “因为我不但不曾研究过国文,并且也没有好好地学过” 。 “我于怎样学国文的上面就压根儿没有经验”。 “我所有的经验是如此的不规则,不足为训的,这种经验在实际上是误人不浅” 。 二、文本赏析 2、扬: “当作故事讲也有点意思” “似乎略有浪漫的趣味” 二、文本赏析 (三) 述说自己学习国文的经历及感受。 1、开蒙读书,读经毫无益处 (1)三位本家先生的故事。 “从这三位先生我都没有学到什么东西”。 (2)“三味书屋”读经——反对读经 “我觉得那些主张读经救国的人真是无谓极了”。 “总之就是这么一回事,毫无用处,也不见得有损,或者只耗费若干的光阴罢了” 。 “我以为古书绝对的可读,只要读的人是‘通’的。我以为古书绝对的不可读,倘若是强迫的令读。” 二、文本赏析 2、跟随祖父读书,由小说识国文之趣。 (1)在祖父鼓励下读小说。 “他很奖励小孩看小说,以为这能使人思路通顺” 。 “他不曾听到国语文学这些名称,但是他的教育法却很特别。他当然仍教子弟做时文,唯第一步的方法是教人自由读书,特别是奖励读小说,以为最能使人‘通’,等到通了之后,要弄别的东西便无所不可了。他所保举的小说,是《西游记》、《镜花缘》、《儒林外史》这几种,这也就是我最初所读的书(以前也曾念过《四子全书》,不过那只是‘念’罢了。” ( 《自己的园地·镜花缘》) 周伯宜 二、文本赏析 (2)作者个人的国文进步之阶。 “教我懂文言,并略知文言的趣味者,实在是这《聊斋》,并非什么经书或是《古文析义》之流”。 总结:由断字而识文,从白话到文言,经读懂到知趣味,依次递进是作者的读书之道。 二、文本赏析 3、江南水师学堂的读书经历 (1)学习国文 “功课是上午作论一篇,余下来的功夫便让你自由看书”。 在这个状况下,就是并非预言家也可以知道国文是不会有进益的了。 《知堂回想录》:当时汉文课分班考试的题目: “问孟子曰,我四十不动心,又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平时用功,此心此气究如何分析?如何相通?试详言之” , “列位看了这些题目,有不对我们这班苦学生表示同情的么?” 二、文本赏析 (2)读翻译作品。 “我那时的国文时间实际上便都用在看这些东西上面”。 “晚大哥忽至,携来赫胥黎《天演论》一本,译笔甚好。夜同读《苏报》等,至12点钟始睡。”“又看《天演论》二篇”,“看赫胥黎《天演论》少许”,“下午看《天演论》”,“下午看赫胥黎《天演论》一卷,夜阅竟”。 二、文本赏析 (3)国文得到进步。 “这一方面引我到西洋文学里去,一方面又使我渐渐觉到文言的趣味” 。 《知堂回想录》 “大约在十三至十五岁,读了不少的小说,好的坏的都有,这样便学会了看书”。 二、文本赏析 4、再次对其“独特”经验加以强调。并说明读书与人生的关系。 “我的国文都是从看小说来的,倘若看几本普通的文言书,写一点平易的文章,也可以说是有了运用国文的能力。” 这几乎是那一辈开明进取的读书人共同的经验。 胡适:读小说使“我在不知不觉之中得了不少白话散文的训练,在几十年后于我很有用处”,“看小说还有一桩绝大的好处,就是帮我把文字弄通顺了”。 二、文本赏析 (四)读书与人生的关系。 1、多读书,读杂书 “如非教不可,那么我只好对他们说,请多看书”。 “小说,曲,诗词,文,各种;新的,古的,文言,白话,本国,外国,各种;还有一层,好的,坏的,各种:都不可以不看。” 二、文本赏析 解析:这是一种不事先设定哪些是好书,哪些是坏书,哪些能看,哪些不能看,而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