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学》专题六:悲剧和喜剧
* (一)喜剧的内涵 喜剧也可以成为喜、戏剧性或者滑稽。 狭义的喜剧指戏剧的一种类型; 广义的则是与悲剧相对的一种美的独特表现形态,泛指社会生活中和各种艺术中一切荒谬悖理滑稽可笑的事物。当它与崇高相对时,则被称为滑稽。比如在《钦差大臣》中,人们面对假而迷惑,读者自觉的比例面的人物优越,产生自豪感和优越感。 * (二)喜剧的分类 1.讽刺性喜剧 鲁迅 “喜剧是把无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人看。”讽刺喜剧往往是对敌人的,往往站在非同情的立场上,事实上,鲁迅的话可以补充为:“喜剧的作用是将无价值的东西撕碎以示人其无价值。” 这样的目的产生的喜剧,自然是尖锐的 * 鲁迅曾在《药》中对他所深深厌恶的康大叔进行了漫画式的描写“满脸的横肉、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这种凶狠的面相、粗俗的打扮、文法不通的语言,是使人不禁发笑的,然而笑后却是对康大叔深深的厌恶和排斥,从而加深了对革命者夏瑜的同情,深化了主题。 * 当讽刺喜剧所面对的是人性与人生时,则会具有永恒的魅力和意义。鲁迅所讽刺的康大叔实质上代表了人性中许多阴暗的面,是我们所不愿承认的,诸如:自私、冷漠、残忍等。 讽刺喜剧主要是通过揭示和责难来达到其艺术效果。 * 2.幽默喜剧 以同情和调和为主,是温厚宽容的。讽刺喜剧的作者对待对象的态度:厌恶和嘲笑;幽默喜剧的作者对戏剧对象的态度:同情、喜爱、愧疚等。 正因为幽默喜剧中所蕴含的这种丰厚复杂的感情,它在美学意义上更为完善:使人们将判断与同情相结合,将沉醉与思考相结合。可以说,幽默的目的是审美和沉思。 * 刘姥姥进大观园(87版) 刘姥姥进大观园(新版)1 刘姥姥进大观园(新版)2 * 对刘姥姥的描写,就混合了极为复杂的感情:既有对她身为穷人、不得不求亲靠友、供人耍笑的同情,又有为自己为富公子时对刘姥姥式人物轻视的愧疚,还有对所有笑着的人物即将的命运深深的无奈。因此,这里的笑声,是掺了泪的笑声,因而厚重异常,铸就了真正的幽默,真正的不朽。 * 3.讽刺喜剧和幽默喜剧的融合 讽刺喜剧与幽默喜剧也并非是完全不可调和的。对于同一戏剧对象,作者可能既给予辛辣的讽刺,又倾注很大的同情,以达到幽默。比如阿Q,作者既对他的无赖、流氓行径进行了无情的讽刺,又对他的受人欺凌,追求幸福生活的理想破灭,最终被人迫害致死贯注极大的同情。 * 同一部喜剧,对于不同的读者群,可能意味着不同类型的作品。譬如《堂吉诃德》,青少年读者可能仅从中读出了可笑和愚蠢,从而认定其是一部讽刺喜剧,而中老年读者可能从中更多读到的是对少年时代理想的缅怀和对黄金时代飘逝的无力追赶和无奈,品位出作者的同情和含着泪的微笑。 * (三)喜剧的美学特点 1.从喜剧冲突的性质和结局看,多为无价值的以有价值自炫,并在自炫中暴露其渺小和可笑,因而矛盾冲突的解决显得轻松,由此造成了喜剧冲突的荒诞性。 * 2.从喜剧人物看,人物性格往往乖谬错讹,自相矛盾,多有愚行和丑行,却又自炫为美,具有人物性格的乖谬性。 从莫里哀、塞万提斯、吴敬梓、果戈理、鲁迅、卓别林所塑造的一系列喜剧人物身上,都可以见到这种乖谬性。 * 3.从艺术表现手段看,多用机智、幽默、讽刺、滑稽,具有艺术讽刺性。现实生活中的喜剧性冲突情境只有经由艺术创造,才能转化为喜剧形象,获得审美观照价值。 L/O/G/O * 一、悲剧 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剧,也可称为悲或悲剧性,它不同于文学门类中的悲剧概念,美学意义上的悲剧内涵要宽泛得多,它包括了生活、艺术两个方面的内容,生活中英雄人物为正义事业奋斗牺牲是壮烈的生活悲剧。 * (一)悲剧的渊源 西方的悲剧艺术最早诞生于古希腊。它起源于古希腊人每年秋季举行的祭祀酒神的歌舞表演,即“酒神颂”。 * (二)西方美学史上的悲剧论 1.亚里士多德 他认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整个悲剧艺术包含‘形象’、‘性格’、情节、言词、歌曲与‘思想’”等六要素。他把悲剧主人公规定为上层贵族阶级的著名人物,指出悲剧主人公在道德品质和正义上并不是好到极点,但是主人公的遭殃也不是由于罪恶,而是由于某种过失或弱点,甚至小错误引致大不幸,不该遭殃而遭殃;存在缺陷过失仍不失为好人的这种悲剧性结局能以其道德力量激发普遍的情感效应,它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这就是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净化说”。 * 2.黑格尔 黑格尔从辩证角度把矛盾冲突学说引入悲剧理论,赋予悲剧以深刻的社会历史内涵。他认为悲剧不在于个人命运之类的偶然性原因(如“过失或弱点”),而在于不同的实体性社会力量在现实中的必不可免的冲突和对抗。 * 3.叔本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3G525 吊车轨道联结及车挡(适用于钢吊车梁).pdf
- 银行业监管法规知识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docx
-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函数、方程和不等式》解答题专题提高训练 (33)(含答案解析).docx
- 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数量间的加减关系》教学设计.docx
- 2024年农药培训考试题库.docx
- 《许三观卖血记》读书分享.pptx
-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数量间的加减关系》教案(2025春).doc
- 《2024房建计量标准》与《2013房建计量规范》逐项对比表分享版.docx
- 官方版2024年劳动合同法全文必威体育精装版发布.docx VIP
- 得数是10的加减法.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