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老子》二讲
《老子》二章 目的及要求 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正确了解老子思想内涵,科学地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华,提高自身人文素质。 重点与难点 课文的大意及主要词语的翻译 老子的主要思想 老子的积极意义及消极意义 一 老子生平 《史记·老子伯夷列传第一》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耼,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而离,离五百岁而复合,合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áng)太傅,因家于齐焉。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chù)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二 课文学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斯:就。 斯恶已:即就有了恶这个概念。 “已”通“矣”。 相形:相互对立而体现。 形:体现。 始:通“辞”,即言辞。为:施予。 为始:即是用语言进行干预。 译文: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概念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概念就产生了。所以有和无相互(对立而)产生,难和易相互(对立而)生成,长和短相互(对立而)显现,高和低相互(对立而)存在,音与声相互(对立而)和谐,前和后相互(对立而)追随。因此圣人用“无为”的态度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实行教导: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干预,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施予万物而不自恃己恩;功业成就而不居功自傲。正因为不居功自傲,所以也就不会丧失功业。 本段两个需要注意的词: 1 圣人:道家最高的理想人物,即悟道之人,其人格形态不同于儒家。 儒家的圣人(或称君子)是典范化的道德人,是道德智能极高的理想人物;道家的圣人则体化自然,拓展内在生命,以“虚静”、“不争”为理想生活,鄙弃名教,扬弃一切影响身心自由活动的束缚(包括伦常规范在内)。二者对政治、人生、宇宙的观点都不同,不可混同看待。 2 无为:顺应自然,不妄为。体现的是老子的政治观。 “老子的无为,乃是不恣意行事,不孜孜营私,以舍弃一己的一切心思记虑,一依天地自然的礼法而行的意思。在天地自然的世界,万物以各种形体而出生,而成长变化为各样的形态,各自有其一份充实的生命的开展;河边的柳树抽发绿色的芽,山中的茶花开放粉红色的花蕊,鸟儿在高空上飞翔,鱼儿从深水中跃起。在这个世界,无任何作为性的意志,亦无任何价值意识,一切皆是自尔如是,自然而然,绝无任何造作。” ——(日)福永光司 “‘无为’论意味着人在客观显示的发展中不去干涉自然。” ——杨兴顺 本段思想: 前半部分为老子的相对辩证观。老子举出六个相对的现象,即“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说明它们彼此以对方为其存在的条件,失去一方,另一方也不存在。 后半部分为老子的政治观,认为治政应处无为之事,行不严之教,只有无为方为无不为,无教才能无不教。只有做到这点,才能算作“圣人”。 时代背景 老子所处的时代,天下大乱,诸侯混战,统治者贪求无厌,无德无能却好大喜功,强作妄为。使百姓饥寒交迫,疲于奔命。结果劳民伤财,造成
文档评论(0)